每次聽完一節課,都覺得很有道理,好像很有收獲。但再追問下去,到底收獲了什么,又說不出來。做了思維導圖,看起來很漂亮,但轉眼又忘得精光。即使能說出一二三點,不付諸實踐,過了一段時間,又趨近于零!
為了真正地吸收課程內容,決定踐行Angie的三點總結法,將一節課中最觸動自己的點列出來,并列出對應的行動清單,將所學知識真正內化為自己的能力養分。
剛聽完最后一節課,個人品牌力,新鮮熱辣,就從這節課的總結開始吧!
一、積累,積累,再積累
(一)個人品牌是一個逐漸累積的過程
個人品牌是一個累積的過程,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給自己一些挑戰、標準,并持續努力,終有一天你會發現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品牌”這個概念中,“品”占百分之八十,要注意個人的內在品質打磨。個人品牌打造一定有一個很長期的時間,默默無聞地在努力,品牌還不夠響亮,是因為內在不夠豐盛。
如何衡量,把百分之八十的時間放在自己能力持續打磨,還是花在看自己有沒有被別人關注。不必關注別人,你永遠都不知道她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做了多少的努力。
這個點觸動我,大約在2016年6月,開始聽Angie在朝夕日歷的職場特訓營課程,如今將近一年過去,很明顯地感覺到angie的講課水準越來越高,課程越來越系統,技巧更為嫻熟,個人風格鮮明。Angie就是通過一點點的積累,才實現現在的精彩。
(二)做好每個階段的人生角色積累
要注意每個階段人生角色的積累,懂的人不少,但能真正做到的不多。特別是工作階段的積累,我們真的很容易因為一句“不喜歡”、“沒興趣”而放棄在工作中的精進,實際上,那些看起來是繁瑣的事務,如果能用心思考提升效率的方法,對于未來的整體提升是有很大幫助的。
這一點對于緩解我這段時間的焦慮很有幫助,去年時間管理年中,開始接觸微課,參加自控力小組,購買專欄,也很是度過一段雞血的日子,培養了一些初步習慣。但慢慢地,似乎又有些疲態了,沒有太大的激情和動力。剛起步階段,很容易看到明顯成效,但進入爬坡期,便會覺得阻力重重,提升緩慢,看著、聽著別人又如何如何,會焦慮自己的進步太慢,心態浮躁,四處報班,反而忽略了真正要做的重要事情。
明白品牌打造,是一個長期積累的事情,便會放寬心態,以更從容的姿態,實現個人成長。
二、深耕種子用戶
種子用戶,是在某個階段對自己人生特別重要的一類人或某一個類型的人,比如職場人士,種子用戶就是得力的助手或者關系特別密切的上司、導師。如果是全職媽媽,孩子就是很重要的種子用戶。
Angie在課程舉了一個例子,她的一個在行客戶,姑且稱之為H女士,在個人精進方面做得很不錯,但卻不開心,經過溝通發現,原來她忙于個人精進,而冷落了丈夫,導致丈夫的不滿,因此雖然她在事業上取得一定成就,卻也感受不到太多的快樂。套用這個種子用戶的思維,H女士就是忽略了自己家庭、婚姻中的種子用戶。因此成就感也就沒那么強烈了。
結合這個點,我要注意確定自己的種子用戶并進行深耕,尋找寫作圈,加強鏈接。我太多的時間都放在個人悶頭寫作,當然這很重要,但也需要同時加強同頻伙伴的深度鏈接,對寫作、圈子信息獲取、甚至相互鼓勵打氣,都有很大幫助。
同時,要注意親密關系的經營,必須留出一些時間,陪陪家人,聊聊天。有時發起瘋來時,會在吃飯時都塞著耳機聽音頻學習,和家人根本沒有互動交流,要改變。
三、融合:將學習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課程里提到,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惑,雖然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卻發現自己常常會不愿意精進。這也戳中了我的痛點,我明明已經確定了一個明確的方向,在實際踐行中卻很懶散,做事拖沓,如果這樣下去,真的要猴年馬月才能達成目標了。
自己知道未來要往哪個方向走,只有通過持續做和個人成長相關的事情,
一定要持續做重要不緊急事件。這是能夠拉開和很多人差距非常多的標準。
將未來一周或兩周的事情,列出來,看哪些可以先完成,提前去完成。
勇于去試錯,你現在的每一天都是你活著的最年輕的一天,現在都不敢試錯,未來老了就更無可能。
四、其它一些非常喜歡的點,學習力,一種新穎的看書方式,知行合一,要成為知行合一,知道什么,自己去行動,才分享給大家。這些點,等把上面三點吸收完畢后,再來繼續試著強化這幾點。
針對三點的品牌打造行動清單:
非常喜歡女王的“知行合一”論,要將這個觀念深植大腦(這一點在價值力一課中有專門闡述,同時散見在其它幾節課程的回顧之中,這個觀點會在價值力課程復習中再加總結闡發。),因此,針對在第六課中所記下的三個印象深刻的點,我也要據此列出“知行合一”的行動清單,將這三點用到實際應用中。
1.保證每日3小時專注黃金時間。不再著急慌忙的四處報班,不再焦慮地追問自己是先選擇A還是先選擇B,將注意力放在內在能力打磨,做好時間管理,保持每日3小時精進。
2.加入了一個小小的寫作群,但和群友互動太少,決定每周至少在群里聊一次天,多關注寫作群友的朋友圈,多交流寫作心得,探討問題。兩周發起主題討論。
每個周末,要陪伴家人,一起外出游玩,吃一次大餐。
3.融合。將學習變成習慣,每天不看書,不寫作便覺得不舒服,
PS:
問題回答里的小彩蛋:
1.選擇之后的努力,比選擇更重要。
2.養成思考的習慣。
3.不要執著于自己無法控制的時間,先把自己能控制的時間利用好,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