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沉淀
新的有創造力
茂名南路
紹興路文化一條街,一眼見底
于繁華相對,與世隔絕
? ? ? ? ? ? ? ———? 初到上海端倪
山里人進城,也許我也沒有這樣的投射和預景。武夷山——上海
其實上海是我曾經居住過2年的城市,他的輕微品性和習性,算是略有了解,體會。那時的我愛青春也愛物質,愛燈紅酒綠也愛花團錦簇,愛做夢也愛玩樂,愛——-我的世界被世界填滿,哪里還有我?我措手不及的青春沒有等我回味已經悄然而逝,我能夠感受和收獲的不過是現在的回憶未來的忘記。當我說上海的時候不過是在說回憶,當我說回憶的時候不過是說過往和今昔的差別,而這差別到底是存在呢?還是不存在!對我其實也沒有更大的意義,唯一的叨擾是讓我想起來的時候失去了初戀般的感覺,變成多年之前認識的老友,長長不見,偶爾會面,我曾在你周圍打轉忙碌以為拼搏,而當我離開的時候我卻突然發現我忘記細細的看你一眼,濃濃的和你來一次親密接觸,或者沒有來得及愛上你,深深——
可是,我也很難說服自己可以愛上你,因為愛是一種主觀的沖動,前世的因緣,或者日久生情?可惜我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與你朝夕相處,所以只能做一個匆匆的過客,局外的觀眾。又或者我天生愛花花草草,愛大山大水,愛自然多余人情冷暖……所以才會瘋也似得奔回山里,把自己深深埋藏。
其實我也害怕不斷的掏空自己的感覺,拿著那些積淀換紙醉金迷,換人前享樂。不斷的設計自己和他人,以便更好的套牢資本豐腴的人生。或者為此為彼不懈努力,時常沉浸,偶爾想要掙扎和掙脫,卻發現身陷沼澤,不能自己,因為你是局中人,因為你還未曾積累,或者!雖然人生不能缺乏選擇,然這看似擁有的選擇其實不過是失卻的自由的變體,不管選擇哪一個都是一樣的結果,你是局中人。
常常在你往返于城里和山中的時候,你會有了偏頗,有了比較和喜惡,這既不能完整表達你也不能代表實意,卻常常被人問道,你的回答有時候是毫無意義。盡管這個時候你會盡情的解釋不是的,不是的……我不是討厭,不是不喜歡,不是偏見,不是固執——這樣的局面真心難為人。
上海,作為一級大都市。光說便捷和高效,就能讓人瞠目,何乎還有紙醉金迷的物質奢華,如不日日如此,那光鮮艷麗生活便利,精神刺激如果不做一次又一次或深或淺的獵捕,碰撞,體會,沉淀何以能懂?還有那深深的歷史,革命思潮原地,殖民時期,改革開放,新中國的建設……也許有些城市和人需要時間沉淀才有味道,而回眸凝視和感官體會的時候,你只是一個觀眾,抱著審時度勢的架勢開膛剖腹的胡言亂語以為精辟,其實是嘩眾取寵,或者你以為呢?
當深深的山水延現在農民的眼前的時候,農民不懂收藏,也不懂欣賞,直覺干活疲勞,饑腸轆轆需要飲食,所以他們的世界里只有土地,植物,石頭,水———沒有山水,沒有情懷,沒有遙思,那都是不能填飽肚子的文人愚弄。對于都市人而言,每日起床加入交通擁擠的大流,用心的上班跳槽加薪購物美食旅游度假,剩下的也沒有什么好關注了。感受網紅店鋪,關注便捷新店,關注交通便捷……也許去一個城市去菜市場,去文化館,去書店,去寫字樓,也許就參觀完了他們的鄉土地味如今的狀態,而歷史呢?城市的歷史呢?大概你需要通過歷史的痕跡來解讀,比如建筑,比如過往文化,比如街道,比如...那需要長長的時間和長長的對話,還有健碩的大腿,一步一碼的行走才有的味道吧!
在上海,不小心并以此方式走了南京東路金融一條街,外白渡橋,浦江飯店,上海大廈,1933等歷史味道濃烈,可以用鼻息嗅聞的歷史的味道,你若問我如何,我只能說不錯,有老的感覺,若真的詳細說,走在那里,我常有穿越的感覺,聽著故事看著老舊的墻瓦,石板,木頭,設計,建造,沒有違和感,只有穿越感,偶爾也覺陰深深,卻如初見,生澀又歡喜,思考又留戀。我與這些建筑也只是初次相見再見又要經年,所以匆匆成為了初見的主題。
走馬觀花,戀戀不舍,是城市的歷史也是那流去的歲月,我能對上海說什么呢?我也許只能說,上海!你好,很高興開始認識你,知道你那么久,我卻從未好好細致入微的了解欣賞過你,希望現在開始不會太遲,也不會太晚,就這樣!我和我的上海再一次相逢相識在丁酉年的初冬,有寒風也有回味的余溫,在心頭,期待下次再次品味上海城市日常里的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