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三年,五年,十年之后的生活。
在那個會沒收手機的高中時代,自修的晚上我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做計劃,還有我的夢想清單,寫在一個又一個本子上。畢業后收拾東西的時候,我能感受到那些本子的重量,它似乎承載著我這一生的夙愿。
用本子寫計劃和清單,成了我生活里必備的事項,然后一件一件地去履行它,告訴自己,在有生之年,我還會有很多的可能性。
*
從初中寫每日的作業計劃到高中的周計劃月計劃年計劃,甚至,十年內我要做的事情都準備好了。到這一生,我每一天想要去完成的事情都一一寫在本子上,成為我心中所謂的夢想清單。
每次回顧自己已經認真完成的部分,心底里都產生“還好計劃了”的感受,從來也沒人告知我,該如何去計劃你的人生,也沒人在身邊指引方向。從小學寄宿開始,就想著讓自己與別人不一樣,除了聽話,我還是成為那個“不聽話”的孩子。在于,想法不同和做法不同。逐漸把自己打煉成自己的喜歡的模樣,這才是生活呢。
然后,成為自己喜歡的模樣前提得是,我要學著去規劃我的生活,說得高尚點就是我的人生。大人們總是教育我們說,等你長大后就知道了,或是,到了某個階段你就會明白了。從前,我很是信奉這樣的話,認為,每個階段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可能下一階段,你就會明白了之類的想法。
現在,我在人生這艱難的道路上,已經不再是那個把困惑留到以后的那個小女孩了,我慢慢深知,這些年來,我以前不懂的事情,現在發現,我依然不懂,問題依然停留在那個時候,只不過,我們長大后不再糾結從前的問題罷了。
不懂的還是不懂,迷茫,困頓,無知。沒人會告訴你,其實認知自己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一開始,你就已經困惑了,并給自己設下一個局“以后就會明白了”,當你越走越遠的時候,你只是忘記了,也不會明白,有些事情,在特定的時候如果突然出現了,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記下它,并且思考它。
*
嗯,如果允許的話,你或許會一直都在思考著,當然了,你可以選擇特定的時間里去解決它,如果不行,暫且再去做它。
這個計劃它會在你的人生長河里伴隨著你,如果某一天,你明白了,該感激當時寫下的你這一行為,因為記錄,讓你真正意義上解決了它。
這部分關于問題思想上的計劃。
*
還有一部分,就是人生里的行動計劃。可以是旅行的,理財的,人生規劃....各種大大小小的計劃,在當前滿足的情況下,需要做的就是對這些未來的規劃,可以小到每個月,大到三五年,十年二十年。
有人覺得太長了,當下就很好,可回頭想想,十年前你多少歲,你的理想是什么?這不,一光陰而已,你的付出與得到是什么?在這個時間最珍貴的世界上,大概唯有計劃和行動值得我們付諸,因為你的所作所為,在未來的時間里看得見。
好多年前曾經看過某個綜藝節目,一男生說起自己的畢業求職經歷,他身邊的許多同學還沒開始畢業就各種海投簡歷了,繼而得到一份工作。而他,當時迷茫,完全不知道自己擅長什么和該做什么,他用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去尋找自己的方向,尋找自己,認真去規劃他的職業生涯,后來如愿以償,找到了自己的愛好以及擅長的地方,進入到自己擅長的領域,混得風生水起。
當然了,這里我只想說明的一點是規劃的重要性,嗯,當時我挺驚訝他花費這么多的時間去找尋自己所愛的東西,不說值不值得,畢竟,兩年,可以做很多事情了。但又回頭一想,能夠發現真正的自己,豈不是更值得。
規劃,發現自我,真是需要漫漫長夜。
*
過年那段時間在家收拾課本,發現三年前,剛發下的高中課本,我很認真地在扉頁寫了一句話,“三年后,收拾東西去海大”,另外一個筆記本的扉頁也全是這句話,還帶著日期。真的只是一瞬間的時間而已,已經過了三年,才覺得時間根本沒有想象的那么多。以及,當年信誓旦旦的理財計劃想要作為畢業旅行的那些費用,也毫無著落,沒想到恍惚之間已經三年過去了。
這是我的第一個三年。毫無成就感的第一個三年。
一年前,自修的晚上,我又開始做起了五年計劃,大概關于理財和旅行,讀書方面的,細化到每個月,用尺子打出了一個表格,花了將近三個自休最后才完成了。再細想,現在已經第二年了。
歲月啊。
*
之前在微博上讀到一句話“給自己一個計劃,你會發現,有期待的日子真好”
三年,五年,十年,更多的未來,都值得我們為人生負責和規劃。
看且在昨日,回頭已多年。哪怕是二十三十年,也值得規劃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