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沒有登過山,這次決定走出自己的限制,突破一次。于是,從決定到出發,一個個困難點自動化解……
此篇重點看圖,手機拍攝,SNAPSEED處理
江油市乾元山銀光洞……
選了一條游客禁止的路
登山1.5小時后到達銀光洞口
進洞,無法形容的大,頭燈射不到盡頭,洞內四層,層層深入,因為沒有開發過,所以走每一步都必須保持有覺知……
全洞只有我們一隊人,但三十個頭燈也看不到彼此……
洞內太險,無法拍照,終于爬出來了……洞內三層往返3小時……
出洞看到的第一幕……
第二天出發,去往金光洞,一路景色比洞更有意思……登山一小時后到達
此行,意義重大……
感謝我的腰,給力,在去掉支撐板三個月后,完成這次挑戰。
未來,繼續……
小知? 2017.10.5-6
此時,忍不住講一個景光相館的故事
擇一事 終一生
“我沒什么本事,也沒什么錢,這輩子,只會做一件事,就是照相?!?/p>
這是小時候爺爺講得最多的一句話,直到今天我們也沒真正領悟這話的深刻。
景光相館始創于 1951 秋
創始人照相匠張西湘
16歲踏上照相學徒之路
23歲在成都人民公園八角亭創立了景光相館
而后移址成都上世紀最具文化氛圍的祠堂街
一座三層舊洋樓
西式木制手扶梯
兩間菱形玻璃櫥窗
一部三腳架方盒式相機
一部外照用的德國蔡司相機
……
透過密封門和他蒙頭的布簾仍然能聽到溫和、啟發的語聲:頭抬高點……看這邊……
在那樣的年代,外爺做了讓窮人也能進相館拍一張照片的決定:推出了幾乎沒有利潤的“半寸”照片。這需要重新手工制作板片器,技術難度在當時沒人愿意嘗試。前后期工作量都增加了利潤卻寥寥無幾,但顧客滿意。
“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術更重要”。這正是傳統藝人的寶貴精神內核,也是現代人在快節奏生活以及世俗名利裹挾之下所缺乏的人生判斷與價值定見。
? ? ? ? 擇一事? ? 終一生
? ? ? ? ? ? ? ? 匠心66年 傳承3代
? ? ? ? ? ? ? ? — 景光相館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