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都在想,要是我們把人生許多事看得簡單一點,該有多么好。可惜的是,人很多時候都會傾向于想太多。一件事情的性質,可能就在“想太多”這個過程中起了不好的變化。
康夏的事,開頭其實是很贊的。即便是眼下把他罵得一無是處的人,也不能否認那件事最開始給自己的感動吧。如果康夏發送完自己的書就即刻收官,那整件事情便是毫無疑問的一段佳話了。說不定多少年后再提起來還是會覺得特別溫馨,看到“康夏”兩個字都能感到特別的正能量。
能為平淡無奇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善莫大焉。通過參與活動,所有人都接收到了康夏真摯的情誼,開心滿滿。大家所享受的,是情懷,是真真正正、毫無虛構的情意。然而,若這事情摻雜了虛假的成分,剛才還濃得化不開的情懷一轉眼就會變成一盤沙,出門走兩步就散了。所以,那些后來拿到康夏轉賣書的網友感到出離憤怒,幾乎要把康夏淹死在口水里,實在是太能理解的事情了。
畢竟是受到了欺騙啊。能比受騙更讓人感到憤怒的事,在日常生活中恐怕也不多了吧?
一件簡單的好事,就因為腦子多轉了幾圈,一下子就成了狗血噴頭的網絡事件。一件事性質的變化,就源于念頭的改變。其實何苦要想太多?這本該是一個既給自己出國前減負,又能捎帶手造福大家的雙贏合作。剝開所謂的感動和情懷,這件事無非這么簡單而已。既如此,又何必畫蛇添足,一心添加無關緊要的東西“錦上添花”呢?人啊,總是有那么一股一廂情愿的勁頭,傻呵呵地以為事事都朝著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卻不愿意多花時間停下來思考思考事情的本質所在。
眼下,無論是單純的好心辦壞事,抑或是出于貪戀虛榮,哪一條都不能成為康夏轉賣書的正當辯解。騙了人,被人罵,自然是應該的。
但要是說康夏所做是“蓄謀已久”,我倒不怎么相信。如果是一開始就決心騙人,大可在實施之前把事情搞得更周密些,決不至于在網友曬書上網的時候便露了相。再者,倘若是存心的騙局,關于重復的書和發書的數量大大超過藏書量這些事,恐怕也早該準備好了相應的說辭,不至于剛被質疑就匆匆落荒而逃。
所以還是想說,在這件事上批評康夏,沒什么不對的。但要是亂扣帽子,亂發情緒,怕也算不得高尚吧。
其實現在也沒必要再去批評他了。估計康同學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教訓吧。至少,“康夏”這兩個字,一下從正能量墮落成了負資產,康同學以后很多年都沒法頂著這名字行走網絡江湖了吧。如此教訓,實在不可謂不深刻。是時候給康同學一些時間清凈一下,讓他好好地想一想今后的路應該怎么走。人做事情,固然是有很多討巧的辦法的,但有些紅線,從來都是不能碰的——比如說,欺騙。人在做,天在看啊。
想來,康同學那種希望博取更大名聲的沖動,大概每個人心里面都會有的吧。所謂的知名度,前一刻還是照在身上的溫暖光芒,引著他走上高臺,接受萬眾贊賞;后一時又成了犀利刺骨的寒風,一下子就把他推入地獄,好像誰都可以對他踩上一只腳。輿論場本就是變幻無常,只是在網絡的時代變得更猛烈罷了。無數人前赴后繼,巴望著要站上高臺,要得到世人的夸獎。可我們很多時候都忘了,那高臺其實也是一座懸崖,稍有不慎便可能粉身碎骨。為了奮力登高,我們還常常會在半路丟棄一些挺重要的東西,譬如說,我們的初心。
這真是太讓人遺憾了。
做一個為名所累的可憐人,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