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夏普公司終于發布了2015財年的運營成績,一共虧損15億美元。而夏普早前曾預測將會實現盈利。此次再一次的巨額虧損,也成為壓倒夏普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終富士康科技集團以35億美元成功收購夏普公司。
富士康科技集團副總裁--戴正吳兼任夏普新的首席執行官,并預計會在十月之前完成全部收購交易,將資金注入夏普。不過鑒于夏普糟糕的局面,富士康將提前在六月份之前完成注資入股。未來,富士康將控制夏普三分之二的股權,成為控股人。這也是日本歷史上大型電子公司罕見被“外來者”領導的案例。
原來夏普總裁--高橋興三介紹說,在此次收購夏普的談判中,戴副總裁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為富士康的第二把交椅,并且講得一口流利的日語,是領導夏普的理想人選。高橋興三也表示,未來戴正吳將會進入夏普的九人董事會。
至于富士康此次并購行為,原因大致一下幾點:
1、提升品牌價值
雖然富士康并不生產自主品牌的產品,但一直在尋找替代途徑來提升自身品牌價值,而夏普品牌正好家喻戶曉,如果富士康能夠成功挽救夏普所帶來的品牌價值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2、業務多樣化
富士康一直在尋求拓展低利潤率代工業務以外領域,進軍高端組件生產。夏普的顯示屏面板技術將能夠幫助富士康進軍屏幕生產業務,降低對代工業務的依賴。
3、與iPhone有關
富士康已經為蘋果進行了大量的iPhone代工,并提供包括金屬外殼在內的部分組件。除此外富士康還尋求為蘋果供應iPhone屏幕的機會(比代工的利潤更好)。而夏普正好是iPhone屏幕供應商之一。
4、挺高競爭力
富士康想要參與下一代OLED顯示屏市場的爭奪,而蘋果未來將會使用該屏幕,目前三星是OLED屏幕的主要供應商。在收購夏普后,富士康可能將投資下一代屏幕技術,成為關鍵供應商。
5、歷史原因
2012年,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個人投資了夏普設在在日本的一家工廠。自那以且,該工廠已經實現了盈利,因此富士康希望與夏普有更密切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