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程序猿一枚,準產品經理,
私下不斷學習,不論線上公開課或是線下課程以及相關書籍,總在不斷汲取前人的諄諄教誨,網上很多人都說“什么都不會的都去做了PM”,“PM門檻低”,作為一個無時無刻不跟PM打交道的我來說,深有感觸,但是我個人認為,之前的經歷只能代表過去,而你未來的行為才能決定你在這條路上你能走多遠,至于到底是從哪個行業轉過來的,大可不必介懷,持續的學習及自省才能保證你在這條路上越走越寬。
好了,進入正題,談談我遇到的一些產品經理(畫圖經理),也算時刻警醒自己,避免未來犯些同樣的問題;
1、借鑒(不動腦!)
常用口頭語,“別人怎么怎么樣”,“他們就是這么做的”,“按照這個做就行”這應該是很多產品經理都做過的事情。借鑒跟抄襲完全是兩碼事,沒有結合自身的業務及產品定位就一味地生搬硬套這是不動腦!根據自身業務模式,產品定位,使用場景,用戶受眾而有選擇性的模仿這是借鑒。
? ? ? ? 曾經做過一個O2O項目,是關于賣酒的,老板(老板是最大的PM)來一句,按E代駕那樣做,主打一鍵叫酒功能,不管在哪隨時隨地可以買酒,模式很創新,但是這界面跟他們一樣真的好么。還有,喝酒的場景,一般是小飯館、飯店、酒吧、KTV或家里,但是飯店、酒吧、KTV之類的一般是不允許自帶酒水。產品的定位都是進口酒,所以消費用戶又是那種相對經濟能力稍好的,所以盡管這個模式很創新但是細想,按照這個模式做可能并不一定很好。
2、不做用戶研究(不知道用戶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單純為了畫圖而畫圖,俗稱畫圖經理!
老板:“這個應該不錯,咱們可以嘗試一下,小張啊,你做個原型出來我看看”。
小張:“嗯,那個...功能?”。
老板:“你看下其他App怎么做的么”。
小張:“額...好嘞”。
。。。。。。一個星期過去了
小張:“老板,你看一下,原型做出來了”。
老板:“嗯!可以,可以...對了,那個地方這么做不對啊,你看看那什么什么怎么做的啊,把這個地方在改改”。
小張:“嗯,好的”。
。。。。。一個星期又過去了,接著。。。。。。苦逼的開發開始了。。。。
這種情況應該是比較常見的,老板下需求、或者運營,PM去執行,最后交給開發,然后再循環往復。但是產品經理很少去研究用戶,也不動腦去哪找到目標用戶去研究,例如:我們現在做的是一個家裝類產品,我們的客服是跟客戶打交道最頻繁的人,每天都需要電話回訪用戶,但是沒有人跟客服說或者系統的培訓下,讓其在回訪用戶過程中有意識的記錄下用戶比較關心的問題,以及APP里客服系統的歷史聊天記錄,做些分析及總結,這些都是很好的采集用戶關心的問題及需求的地方,但是卻沒有人做,我覺得這就是沒有真正的思考。做好了原型,交給開發,最后上線,萬事大吉!哦,對了,忘了PM的一個很重要的職責(把控用戶體驗),在這一過程中,總時不時的跟我們說,“怎么能這么做呢,用戶體驗不行的”,張口閉口談他所認為的用戶體驗!!!(我真的很想打你,你知道么)
3、考慮不全面,邏輯都不通,開發效率低下
這邏輯不通啊,這沒網咋辦啊,這里要是沒數據咋顯示啊。。。。。這種情況下,文案寫什么啊。。。。。。
這種情況也經常出現,雖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但您這失的頻率也忒高了點吧。。。。。。
沒有流程圖,單純的畫產品原型,哪怕你是創業團隊,時間有限,沒有功夫畫流程圖,那您也得自己好好把整個流程過個幾遍吧,看看哪里有遺漏缺失什么的。
4、不經常把玩自家產品
我始終認為(最基本的好么!)自己的產品一定要多用,只有這樣才能發現一些不易發覺的問題。我因為開發的原因所以總無法避免的要天天面對它,就因為這樣我總能看到一些PM發現不到的問題,及可優化的地方,如果一個技術對產品的了解甚于PM,想讓技術尊重你?咱們還是談談特朗普當選的問題吧。
5、產品沒規劃及對整體的把控、后期跟蹤不到位!
產品上線就結束了,沒有后續的版本規劃,老板說后期做什么后面就做什么沒有自己的一點想法,說白了就是對所處行業了解的不夠透徹,產品后續的走向不知該如何把握。只能單純做一些執行方面的工作(畫原型)。產品開發期間進度很少過問,跟蹤不夠及時,雖說項目進度是項目經理的工作,但是實際情況是很多公司都不是沒有項目經理的,所以做為PM這塊是一定要抓起來的,整合各方資源為你所用,將項目順利往下推進。
6、任何決策都沒有數據的支持,說服不了別人!
很多PM吐槽,技術老跟自己作對,交流不順暢,工作難以推進,總跟自己撕逼。身為技術的我,在做一個產品及功能的時候也是需要認同感的好么,每當接到一個SB需求,我內心是很反感的,不好意思,就是不想給你做!下次請用數據說服我。我接觸不少PM確實如此,有的連埋點都不知道,更別提什么數據分析了,不做統計工作,你到底是依據什么做的產品優化及迭代,大神,請教教我好么!
7、不反思!!!
古人有云:“吾日三省吾身”。
不求一日三省,好歹一個版本你省一次可好。
“什么這你都懶得省了”.....
他們自己私下到底有沒有反思總結我不知道,但是起碼從之后的工作中可以發現,即使是反思總結了,也基本沒什么效果。好的產品是需要不斷打磨的,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反思及總結,在過往的工作及版本中出現過什么問題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不在發生同樣的問題。
最后最后想說的就是不斷的學習,互聯網發展太快,智能機的興起掀起一股移動互聯網大浪潮,在以后的未來幾年誰又會知道會發生些什么呢,我們應時刻抱有一種危機意識,不停的奔跑,即意識上危機,行為上積極。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謹記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