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如何加強農村黨員隊伍建設
農村黨員是基層黨組織的重要組織部份,是實現帶領廣大農民群眾建設新農村的主力軍,農村黨員隊伍整體素質的高低、作用發揮,直接影響黨在農村廣大群眾的形象。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增強黨員教育管理針對性和有效性,穩妥有序開展不合格黨員組織處置工作。新時期如何加強農村黨員教育管理,如何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黨員隊伍,已成為基層黨組織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農村黨員隊伍現狀:一是年齡老化,學歷文化低。隨著我國經濟社會迅猛發展,農村大量的青壯年外出務工,在家多為老年人及學生兒童,導致村級黨組織發展黨員越來越困難,農村黨員隊伍老齡化、低學歷的問題逐漸突顯,并逐步影響到農村黨組織戰斗力的發揮。一方面,大量人員外出務工,村級黨組織無法吸收新鮮血液;另一方面,由于農村基層工資報酬低、晉升空間窄、工作壓力大的現狀,導致部分優秀青年和致富能人不愿加入黨組織,造成黨員隊伍年齡結構日趨老化,學歷層次難以提高。二是黨性淡薄,作用發揮弱。在市場經濟的環境影響下,受社會經濟環境、自身價值取向等因素的影響,一些農村黨員的宗旨意識淡化,理想信念缺失,追逐利益、崇尚物質、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思想日益嚴重,這部分農村黨員對黨的威信、凝聚力和向心力都帶來了負面影響,在群眾中造成了極為不良的反應,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更無從談起。另外,一些黨組織對基層黨員缺乏關懷,只在救災搶險、義務勞動、捐款捐物時想到黨員,平常則很少聯系,在黨員遇到困難時也缺少及時的關心和幫助,導致黨員內心沒有優越感、存在感,極大地影響了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三是發展黨員,管理黨員難。由于基層黨組織宣傳教育不到位、自身建設不夠完善等原因,一些農村青年受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政治思想退化,不積極向黨組織靠攏,認為入黨沒什么好處,既沒有榮譽感,又不能給自己帶來什么經濟利益,導致大量農村年青入黨積極性不高。同時,由于傳統的黨員管理方法措施缺乏創新,已經無法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加之外出務工的黨員增多,在農村黨員管理上普遍存在過組織生活難、繳納黨費難、集中教育培訓難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為,應該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一是守牢黨員“進出關”。嚴把黨員“入口”關。對工作能力強、致富帶富能力強、有一技之長的群眾,積極在思想上引導、生活上關心、事業上幫助,確保將優秀青年農民、優秀致富能手等優秀分子吸引入黨組織,推動農村黨員隊伍年輕化、知識化。村黨支部加大入黨宣傳發動力度,力爭每個村級黨組織每年至少發展1-2名新黨員,培養3-6名入黨積極分子,不斷優化農村黨員隊伍結構。暢通黨員“出口”關。穩妥處置不合格黨員,對那些屢教不改,群眾反映強烈的不合格黨員,要堅決清理出黨員隊伍。二是創新開展黨內活動。嚴格規范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常規性黨內生活制度。積極探索黨組織活動新模式、新載體,用喜聞樂見的方法開展黨組織生活,如網上黨支部、觀看優秀教育影片、外出交流學習等等。還可以借助互聯網電商平臺,如支付寶、微信支付功能,開展網上收繳黨費。同時,堅持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相結合,既要注重考評黨紀遵守情況,又要注重黨員的工作態度和群眾的評價情況,對黨紀不嚴、工作態度不端正、群眾不滿意的黨員要限期改正。三是健全黨內相關制度。建立健全“組織對黨員負責,黨員對群眾負責”責任體系,通過黨委班子成員聯系各黨支部,各支部聯系各黨小組,各黨小組聯系黨員,逐步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格局。在規范流動黨員管理方面,要建立完善流動黨員外出流動登記制度、流動黨員聯系制度以及流動黨員管理臺帳等制度機制,定期走訪了解流動黨員工作及生活情況。通過以上措施,不斷促進農村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不斷提升農村黨員隊伍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