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最近這“甲亢哥”可是火得一塌糊涂,滿網都是他的身影。就靠瞪眼、嘶吼、砸東西這些操作,短短一個月,粉絲就蹭蹭漲到好幾百萬。我就在想,這種把生理缺陷當賣點的走紅方式,真的值得大伙跟風玩梗嗎?今天咱就來聊聊這事吧,大家也來談談你的不同看法。
這是幽默還是殘忍,身體病態癥狀成娛樂梗?這身體某些癥狀還成了流量密碼了,哈哈,這人都想啥了呀,
大家都知道,甲亢患者平時承受著心悸、手抖、突眼這些病痛折磨。可到了短視頻里頭,咋就成了“發瘋文學”的表演素材了呢?現在打開評論區,清一色都是“甲亢哥別停藥”這種所謂的“笑話”。咱就想問,說這些話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那些真正的甲亢患者心里啥滋味?人家本來就被病痛折騰得難受,看到這些,心里得多添堵啊!這到底是幽默還是殘忍,大伙說說看。
平臺算法也跟著瞎起哄嗎,“網絡小丑”被捧紅?哈哈,這也真有點意思。
從以前的“郭老師”到現在的“甲亢哥”,感覺流量就喜歡這種極端表演。聽內部人講,這類賬號的完播率比普通視頻高出3倍呢!為啥?還不是平臺算法在作怪。算法哪管你內容有沒有價值,它就盯著用戶停留時長。咱每點一次進去看,就是在給這種審丑經濟“添柴加薪”,這不是惡性循環嘛!咱就這么被算法牽著鼻子走,合適嗎?
全民跟著瞎摻和,瘋癲換名利?危險信號啊!
現在可好,品牌方排著隊找“甲亢哥”帶貨,模仿他抽搐表情的挑戰賽還上了熱搜。這傳遞出啥信號?不就是只要夠瘋癲,就能換來名和利嘛!聽說有個中學老師吐槽,已經有學生在課堂上模仿“甲亢式吼叫”,還說“要當網紅就得這樣”。這多可怕呀,長此以往,社會風氣不得被帶歪咯!
正方:生活壓力大,看他發瘋能解壓
不過呢,也有人覺得,現在生活壓力這么大,看看“甲亢哥”發瘋能解壓,有啥不好的?一天工作下來累得夠嗆,看個樂子放松放松,也沒啥錯。不過就是有些怪模怪樣,這也沒啥吧。
反方:那是不是以后要捧癲癇主播?
但反對的人可不這么想,他們說,照這個趨勢,下次是不是該捧個癲癇主播出來?難道要把醫療紀錄片變成馬戲團表演?這不是把病痛當兒戲嘛,絕對不行!
咱就說,“甲亢哥”火起來這事兒,看著熱鬧,背后問題可不少。要是“甲亢哥”哪天不火了,是不是還會有更離譜的“糖尿病弟”“紅斑狼瘡妹”冒出來?當咱習慣把別人的病痛當成消遣的“電子榨菜”,這人世間的同理心,怕是早就像甲亢一樣,“亢進”到失控咯!
家人們,你們站哪隊?覺得我這是上綱上線的,敢不敢曬出你看“甲亢哥”的觀看記錄?支持“甲亢哥”的,要不咱眾籌給他出醫院精神科掛號費?快來評論區聊聊,咱看看誰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