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回看待產包
我和好多準媽一樣,從八九個月就開始準備待產包。參考好多過來人的經驗,好多網上的帖子,好多孕嬰店的建議,結果買了好多東西,生怕漏掉,怕準備不充足。越是這樣,我發現,出院的時候,好多東西沒有用到。所以,我出院回看待產包,記憶這個過程。
準備待產包,一是給即將出生的寶寶準備,一是給生產的媽媽自己準備。
大體從吃穿用住。住呢,寶寶嬰兒車,醫院提供。寶媽住病床。所以,準備物品,考慮三個方面『吃』、『穿』、『用』。
【吃】。奶水暢通之前,奶粉是必須的,防止黃疸過高。防止乳頭混淆,勺子,特別是可變溫勺子也不錯。
【穿】。醫院提供一套襁褓。
嬰兒車的墊子,厚的,薄的。寶寶衣服,蓋毯,還有包被。
還需要準備一兩套換洗的衣服,因為寶寶容易溢奶。
浴巾,這是寶寶洗澡需要用到的。在醫院這幾天,寶寶洗澡兩次,出生時,出院時。
為了防止溢奶,拍嗝后需要先要右臥半小時,然后左臥半小時。然后才是平躺。所以一個寶寶靠被,是必要的。生完寶寶身體虛,要躺著喂奶,也需要準備一個干凈的墊巾,把寶寶放在上面,這樣比放在床單上干凈許多。
【用】。我們準備寶寶臉盆,洗臉巾,每天給寶寶擦擦臉,擦擦手。寶寶經常吮吸手,要確保寶寶手的清潔。
醫院提供嬰兒車。嬰兒車分為上下兩層。
上層鋪好墊子,寶寶在上面睡覺。在寶寶腳那一邊,依次放好擦溢奶的柔巾紙,擦屁股的柔巾紙,濕巾,紙尿褲。這樣很方便。不建議在寶寶的頭部一側放任何東西。東西可能會碰到寶寶的面部,影響呼吸。
醫院也有提供紙尿褲,兩邊容易側漏,不好用。
下層,我們放寶寶洗屁股的盆子。這樣,寶寶大便后,我們可以很及時的拿到物品,幫寶貝處理。同時,下層,我們擺放了洗手皂、紙巾,這是我們大人用的。寶寶大便后,要用洗手皂把我們的手消毒處理,也可以準備一個大人洗漱的盆子。寶寶小便后,也要馬上洗手,然后紙巾擦干凈。我們去衛生間,或者拿了什么東西后,也要馬上洗手,這樣才可以碰觸寶寶。這樣的話,可以有效避免鵝口瘡的發生。
媽媽的物品準備,也是從吃穿用三個方面。
【吃】。生產,順產、尤其剖腹產,剛剛開始都是比較乏累的,或者刀口疼痛,起床起身不太方便。喝水,吸管水杯,比較好用。我們喝粥,或者湯水,有吸管,也幫助不少。吃完飯,漱口杯,可以清理口腔。一次性牙刷,也是需要的。
【穿】。寬松的月子服,可以讓媽媽輕松一些。寒從腳底生,襪子要穿的,防止下肢靜脈栓塞,寬口襪是不錯的選擇。我是剖腹產,所以手術后不久,醫生就給了收腹帶,醫院提供,也可以自己帶過去,可以收腹,固定刀口。下床,月子鞋,柔軟舒服。
【用】生完寶寶,會有惡露。醫院有提供大墊單,小墊單,這樣惡露不會弄到床單上,每天會陰部消毒,也需要小墊單。一次性內褲,也是很方便的。月子紙,相對柔軟,比較好用。我買了好多衛生巾,大號的、小號的都沒有用,因為感覺不透氣,不舒服。用月子紙,柔軟透氣。還有一次性馬桶墊,需要多準備兩包。去衛生間必需品。
生完寶寶,奶水是急需的。熱敷胸部的盆子,毛巾就需要。開奶的時候使用。寶寶喂奶前,擦拭使用。還有就是吸奶器。生理性脹乳期,寶寶吸吮有效,吸奶器也可以幫不少忙。至于防溢乳墊,在醫院用不太到,因為下奶還不是很多。
生完寶寶,渾身乏累,在床上泡個腳,可以輕松不少。這就需要墊單,墊單上面放上泡腳盆,這樣床單不會濕。泡完腳,用擦腳巾把腳完全擦干凈。
以上,就是我住院期間用到的東西。
附
寶寶
1吃方面,奶粉、奶瓶、勺子、暖瓶
2.穿方面,醫院提供襁褓
兩套衣服,浴巾,墊巾,靠被
3用方面,寶寶臉盆,洗臉巾
大柔巾紙,小柔巾紙,濕巾,紙尿褲
洗屁股盆,洗手皂,紙巾
寶媽
1吃方面,吸管水杯,吸管,一次性牙刷,漱口杯
2穿方面,月子服,寬口襪,月子鞋,收腹帶
3用方面,醫院提供大墊單,小墊單
一次性內褲,一次性馬桶墊,月子紙
熱敷胸的盆子、毛巾,吸奶器
泡腳盆,擦臉巾,墊單
家人
洗漱的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