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奇小娜每天一篇原創文章的第88天
小娜我從兩個多月前開始了寫文章的沖動,并且暗自給自己定下規矩:無論什么困難都要實現每天一篇原創的計劃。如今已是第88天。
在這88天里,我有時需要陪孩子做功課,有時需要處理公司的一些繁忙的事務,有時外出辦事基本沒有時間來創作,但是我依然見縫插針的實現了每天都寫的計劃,并且在持續不斷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收獲的個人的巨大成長。
比如說,為了有良好的輸出,我只有保證良好的輸入,那么如何輸入呢,那就是不斷的閱讀與思考或者與正能量的人交流等。
有幾個粉絲,在看到我每天一篇原創文章后,也挺受鼓動,所以也開始了每天的創作,但是很遺憾,持續了三五天,就不見動靜了,不知道是沒有內容可寫還是真的很忙。
今天在看《讓大象飛》,作者的一些觀點,我特別欣賞,配合今天的文章主題,借來與你一起分享。
帕金森定律指出:“為了填滿完成工作所預先分配的時間,人們會人為地擴大自己的工作量,如果你給某人六個月的時間來制定一份商業計劃書,他們就會用六個月的時間來做這件事,如果你給他們六天的時間,他們就會找辦法在六天的時間里完成。“
比較常見的例子是韓國,他們國家要求員工需不斷的加班,來表現對公司的忠誠和奉獻。
韓國人總喜歡這樣說,他們比亞洲其他國家的任何工作人工作都更努力,工作時間也更長。
那么為什么韓國的生產效率,在所有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國家中并不處在最頂尖的呢?
答案非常簡單,做同樣的工作的韓國人,花了更長的時間,如果他們必須呆在辦公室里直到晚上10點的,為什么要在下午5點前就完成所有工作呢?
同樣的道理,一本書可以在一個月內讀完,我為什么用一周呢?
通過每天寫文章這件事,倒逼我必須最大效率的把一本幾百頁的書看完,如果不用這種方式,我也可能一個月也看不了幾本書,或者書看到一半就不看了,再或者看完后,沒有任何收獲,因為沒有輸出,當時的精典內容全部忘記了,如果是這樣的話,看書實在沒有什么意義。
每天寫文章,讓看書更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