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中總會有那些人,覺得自己過得很不順,一定是別人的原因,跟自己關系不大。他們的價值觀是:社會有問題,他人是地獄。
就比如說我在上大學時候認識一個哥們,他就是這樣一個人。考試考得不好的時候,就喜歡怪責他的室友:
“都是你們大半夜在寢室大吵大鬧,害得我睡眠不好,白天答題時精力不集中。”
“都是你們沒事就叫我出去玩,害得我沒復習好。”
“都是你們在寢室放黃色影片,害得我無法專注。”
總之總結一句話就是:老子沒考好,都是你們的錯。他的室友脾氣也真是好,也沒有反駁他,估計也是見怪不怪了。
等到大四的時候,他的室友全都出去實習了,就剩他一個人在寢室準備考研。
我看他天天在學校還是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絲毫沒有想要努力復習的態度。
最后,果不其然,考得還沒有我好,哪個學校都不要他。
我當時心里在竊喜:你室友都不在,這回你考砸可賴不著室友了吧。
說真的,我當時真低估了他推卸責任的能力。
他義憤填膺的對我說:媽的,你說我怎么攤上這么一群不愛學習的室友,一個學生不好好攻讀學業,跑出去實什么習?害得我自己一個人在寢室,沒有任何的學習氛圍,直接導致我考砸。你說他們氣不氣人?
我當時一臉的尷尬和無奈,慶幸自己不是他的室友,要么絕對拿板磚拍他。
最后,他始終沒有考上研,只有無奈的去外地打工了。
這個哥們的行為可以稱為受害者癥。最愛把自己考不好,學不進去的原因推卸給他人,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反而覺得自己是受害者,是被他人迫害的對象。
2.
昨天有個長時間不聯系的學姐突然在微信里問我:你說,現在的人怎么都愛走后門呢?
我疑惑的問她:學姐,你遇到了什么不開心的事嗎?
她很快的回復我:我們單位有個新來的漂亮丫頭,還沒工作幾天就被調去總部工作了,那可是我奮斗了大半年想要實現的愿望啊,她才來了幾天就過去了!好歹有個先來后到吧,很明顯是走了后門,掏了錢才實現的,真不要臉。
聽到這我明白了,學姐這是勝利果實被別人搶走了。
我安慰道:別生氣了,咱慢慢努力,也可以實現的。
學姐氣憤的說:扯吧,我算是看明白了,現在的人都愛走關系上臺,都太虛偽了!
之后,我問了問她們同事關于這個問題的觀點,她的同事稱:全都是我這個學姐自作多情,自己雖然工作時間長,但是效率很低,而且做的工作拖時間,老板對她一直都不太滿意。
而這個新來的小姑娘每天都兢兢業業的工作,上周幫助公司銷售出去了一筆大合同,這才被調到總部去深造的。
你覺得自己考試考砸了,跟自己努不努力一點關系都沒有,一定是別人影響自己?那就注定你一輩子都不會考好的。
你覺得自己沒有獲得晉升,不可能是自己工作沒做好,一定是別人走后門超過你的?那就注定你一輩子都混不上去。
你覺得自己被甩了,跟自己一點過錯都沒有,全都是對方有眼無珠,不識珍寶?那就注定你一輩子都無法找到真愛。
法國著名人文主義思想家蒙田,曾經說過一句話:只有克盡己責的人,才能發現他首先要了解的是自身以及什么是自己必須要承擔的責任與后果。
有的時候,我們習慣于逃避承擔過錯,一味地想把過錯算到別人頭上,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這樣就真的能解決問題了嗎?
如果我們認為自己失敗了,我是一個受害者,不需要為此事負責,全都是別人的錯。那么你將永遠都是一個受害者,永遠無法翻身。
3.
同樣是在工作中做事不夠穩重,同樣是別人搶去了自己的理想崗位,我的另一位學姐的做法就比前一個要好得多。
她首先寫了一份檢討書,里面述說了自己做的工作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承認自己過去做事不夠穩重,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知恥而后勇,努力拼搏。
同時,還寫了一份下半年的工作計劃書,當做自己的發展方向。
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己做錯事就總結原因,積極改正,從來不抱怨他人。
從此以后,她個人工作效率有了極大的提升,同時也被周圍的朋友所膜拜為大神,有什么工作問題就請教她。
沒過多久,就晉升為主管,調到總部去就職了,發展的越來越順。
我還有個朋友,被她的閨蜜挖了墻角之后,沒有跑過去向他們大吵大鬧,沒有過多責怪他們,而是自己開始培養氣質。
她從這段失敗的戀愛經歷中,總結出自己還是不夠強大,太過依賴男朋友。因此她開始學習心理學,看各類心理學的書籍,培養自己的情商。
同時她還參加各類活動與社團,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之后,她陸陸續續獲得了英語競賽一等獎,心理咨詢師三級證書,大型勵志演講第三名,國家勵志獎學金。
在一年內,她從一個略微調皮、有著依賴癥的小女孩,成為了一名集氣質與才能為一體的女神級人物。
在之后,被無數的男生追(其中也包括我),但她只是微微一笑,默不作聲,這令我們更加迷戀她。
我想她的前男友一定后悔到跺腳吧。
當我們從失敗的懊惱情緒中回過神時,把目光從他人身上轉移到自己的角度來看,你就會發現我過去是那么的蠢,自己做了好多的錯事,我原來還可以變得更好。
我考不好,原來是我自己沒有太努力;我被甩了,原來是自己還不夠優秀;我沒有漲工資,原來是自己能力不夠。
這個自我審視過錯的思考行為的確會很痛苦,每個人都不想否定自己,這有悖正常的思維。
但,相信我,這樣痛苦的自我批判以后,你會比以前有質的變化。涅槃重生以后,你會比別人獲得更多的知識與能力。
4.
我在簡書上發表文章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審核不過或者閱讀量不高的情況。
按照有些人的看法,就會想:審核為什么不給我過?一定是專題審核人員不識我這珍寶文章,真是懷才不遇啊,這世界上的伯樂好少啊。
或者想:我閱讀量這么低,一定是讀者水平太低,不懂我這么有深度的文章,我要換一個有高水平的讀者平臺寫。
而我和大部分朋友都心知肚明,審核不過是我的主題有不對口,閱讀量低是我的標題沒戳中讀者痛點,全都是自己的問題,跟其他人都無關。
每個人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與失敗,你是否還在抱怨,這些全都是他人的錯呢?
試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會讓你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