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濟古典書院修學古典知識,這是個學術氛圍很濃厚的組織,古典書院的老師都是科班出身,都是教授級別或者副教授級別,是學者。書院的院長是柯小剛老師,是個學術界的異類,不好好做學術研究,不去做課題,卻來做社會化的國學教育,在他們的學術圈被認為是不務正業。
誰有走在正業上呢?橘子樹的老師,像明安老師和明超老師,也很有見地,很有修行,德行也好,我們在做的事業,確實舉步維艱。老師的國學課程,說實話,上的人沒有多少,問題出現在哪呢?
照亮說,你們太幸運啦,明超老師是我遇到的最好的將佛學的老師。照亮一要有時間就會聽明超老師的課,而我們全職的小橘子呢,就是被各自的事情套牢,總說沒有時間聽課。
我自己就是這樣,沒時間聽課,做的事情,并不是自己喜歡的,發課程文案,做財務上的事情,課程管理,活動組織,沒有多少是發自內心喜歡,很有激情去做的,倒是喜歡的國學課程,喜歡的自由寫作,喜歡的繪畫,喜歡的武術,喜歡的讀書會,竟然沒有多少是在做的。松子經常提醒我要無我,要為這個團隊考慮,成就我們共同的愿望,但是做事依然會陷入疲憊中。
好久沒有欣賞天上的云了,好久沒有寫上一首發自內心的詩歌了,好久沒有看著星空發呆了,好久沒有一筆一筆地畫一顆小草了。你看,這就是我目前的狀態,那種發自內心的激情并沒有多少,純粹是做一個好人,一個慈悲的人,給他人多帶一些幸福。但是好像還是缺少那樣一種激情,一種無畏勇猛的精神在里面。
怎么說呢?好像是心不夠純粹,不夠敞亮,不夠自在。
會為著幾個場地的房租,為著養育孩子,為著父母發愁。在這些困難面前,有些憂心。
一瓢飲,一簞食,回也不改其志。
這種狀態,于我一個人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當我快有了孩子,還有老父老母要贍養,這個坎難過呀。
人在大的責任面前,總是慎重又畏懼,由此生出了不少的軟弱。大概我就是這種狀態吧。由此看來,倒不是外境有多少困難,倒是我自己內心的恐懼,自己的畏難,給自己本來輕快的心,帶了不少的鐐銬。
你看,這就是人老了。
心老了,所有都跟著老了。
我的文字中,帶著一股糾結的情緒,帶著對未來的隱憂,這些文字就難以笑起來了。讀起來是有些吃力呀。
生命會給自己找到突破口。
在給自己加上一點激情:那就是勇敢而智慧的人,永遠都會有活路,既然走在這條艱難的大道,那還是要走下去,一步也不能后退,現在只是疲憊呢?!又不是那種直面生死的考驗,這些好像算不得什么。
一個修行的人,如果他和他的父母親人不同路,就會很對不起他的父母親人,他修行,他的心不會被世俗的東西牽絆,不會有多少情緒上的東西,但是父母親人呢,他們是世俗的人,是看重世俗的名利成就,他們把這些自己得不到的,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但是修行的人呢,走的是一條相反的路,要放下很多東西,背離父母的路,而父母會因此有很多的不理解,還有就是傷心,甚至怨恨。怎么就生了這樣一個忘恩負義的孩子呢或者好一點就是為什么就養了這樣一個不知上進的孩子呢。我算是后面一種,不上進,不上進就是忘恩負義,對他們來說是這樣。他們會因此生出不少的煩惱,而我會因此有很多的愧疚,有很難為他們做些什么。唯有我走他們的路,或者他們走我的路,除此之外,很難有真正的理解與相互支持。
這是我短時間內很難解開的心結,也是我欠父母的,我的軟肋在這里,將持續很久,或許延續到我與我的孩子。修行不是無情的,如果沒有打破偏見,在對方看來,就是很無情。不過,我也知道,修行,走得是一條中道。世出世間都要圓融無礙。這個坎沒有過去,從側面也能看得出,修行不到家,還在無明煩惱中打轉。
修行,修行
就是要在學習與實踐中,能夠有機會大徹大悟
真正獲得圓融無漏的智慧
那個時候,再說愛,說幫助他人,說給他人帶來幸福等等的話語
就不會有任何的疑惑和顧慮
這時,大概會用整個生命的熱情去做事吧
而現在,有雜質,不純
團隊里,像我一樣疑惑的小伙伴,不少吧!
今天寫這些,純粹是想寫些什么,不知如何落筆,抓住心中的一些憂慮,放大一些,看得清楚一些,這樣從層層包裹的內心,扒出些什么,讓內心空起來,敞亮起來。
你我的詩篇即興而作
我已不在疑惑,
很感恩這清涼的夜
在鍵盤的啪啪聲中
心,漸漸地清明
我不在流浪
我發現了最珍貴的東西
不是那些我喜歡的,我不喜歡的
而是那些我點亮的,點亮我的
是那些我遇到的,遇到我的
所有的緣分
我珍惜這些緣分,不再逃離
我的心就在那
就安在那
我不在流浪
我不在悲傷
那些愛我的,我愛的
情就在那里流淌,不管這份情帶著苦澀,
還是甜蜜
都是真心的明光
在這份光明中
我不再悲傷
我不再疑惑
向前走,走向有,走向無
在無里,路是智慧和愿力構建
輕便,堅固
我終于知道
在有里,有勇氣
在無里,有信念
我不再疑惑
這是寫給心的詩
也是寫給你的詩
當你讀完,請留下你的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