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讀書看到了一句話:生活可以俗,心不能俗啊。
生活總是免不了俗氣的,得吃喝,得應酬,得面臨各項的檢查,得扮演各種角色。因為境界還在俗世,沒有超凡脫俗,得先“生存”,而生存你就得賺錢養活自己,你不能失去工作,得夾著尾巴時刻保持自己的言行符合工作的需要。
昨晚還在想,如果工作丟了,我就沒飯吃了,但是修行的某種層級里,人不用吃飯了,看來,一切皆是境界的問題。
以前我覺得琴棋書畫的藝術境界是最高的境界,現在學習了一些修行的知識后,才明白比藝術更高的境界是開悟的境界,開悟之后,心房中有了智慧之光,不再被包裹或覆蓋在黑暗之中。
昨天還看到這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應該就是開悟的境界,但是我還不太明白,原本的現實實際上是虛妄,那么有沒有真實呢?如何才能見諸相非相,是不是意味著現實發生的事,都不再有七情六欲,所以處于一種不受束縛的自由意識中。
這些對于我來說還是挺深奧的,我只能遠遠地去感覺,隨緣,慢慢地體悟。有了一些小悟,我已經覺得自己的內心變穩定了,變歡喜了,能從某些情感中解脫出來,真的讓人很輕松。
定而生慧,我首先要讓自己能有定力,不被各種欲望和虛妄所擾亂,然后多布施,有舍心,常自省自己的貪念。將現實當作修行的道場鍛煉自己,隨緣而不隨意,放下而不放棄,有擔當而不是當作負擔,不論身處逆境、順境,都能坦然相待,不怨聲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