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需要全局、長遠和理性規劃,更需要自己多聽、多看和多思考。
保險規劃有哪些要點:
1. 家庭保險需求
根據購買保險的目標、家庭財務狀況、家庭未來規劃、家庭保險預算等,明白家庭保險目標(分層次的),進一步分析和確定家庭保險結構。(包含現狀保險分析)
2. 按保險需求,分析篩選匹配度高的優質產品。(優質保險指:功能強、性價比高)
3. 注意保額是否有缺口。
4. 注意家庭保險配比,家庭支柱應占高配比。
5. 健康類保險需要趁早買。在基礎保險充分的基礎上,再考慮投資儲蓄類保險。
6. 不要輕易將身份證復印件給別人。
保險重點看什么:
1. 計劃書:看哪些保證,哪些不保證
2. 保險合同:
(1)發生什么風險,賠付多少錢 (計算回報率)
(2)健康告知:一定按實際告知保險公司,避免日后糾紛。
(3)免責條款
保險類別:
1. 基礎風險保障:壽險、健康險(疾病、防癌和醫療)、意外險(旅游)。保費建議占年收入5%~15%。
2. 投資儲蓄
消費型保險 vs 儲蓄型保險
是否發生風險,保費是否返還來區分
1.如果不發生風險,返還保費:儲蓄類保險
2.如果不發生風險,不返還保費:消費類保險
消費型保險:消費型定壽、消費型重疾、消費型醫療、消費型意外保險。消費型保險成本相對儲蓄型較低、但續保不確定或者逐年保費可能提高,其對健康要求也非常高。
儲蓄型保費高。
醫療險:屬于報銷型。只能用一個醫療險來報銷。避免重復投保。注意購買社保醫療無法覆蓋的范圍(自費和進口藥)
兩全類保險投資收益低,發揮保障功能不強。例如,不建議混合醫療和意外險。
孩子教育金:本質是年金保險
1.側重于教育成長階段領取:教育金買到成年的教育金收益率較低(約2%)左右,好處是強制儲蓄,但難跑贏通脹。
2.側重于養老階段領取:養老金保險。終身型教育金比買到成年的教育金收益率高些。 如果目標選擇國內公立,可以考慮基金定投來替代保險。
家庭支柱可有層次的選擇如下保險組合:儲蓄型終身重疾險、 消費型短期重疾險 (注意合同包含因疾病身故)、 消費型短期醫療型(注意填補醫保缺口,讓報銷范圍更廣)、 消費型短期意外險和消費型定期壽險 (適用于已貸款買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