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老師退休,愛人走進教室送花,還幫忙拍照,一起收拾講臺、一前一后結伴騎自行車回家。這溫馨的一幕就發生在鹽城師范學院文學院何海芹老師的退休前最后一堂課上。在某些社交平臺上,轉載這一事件的標題是“大學課堂上公然秀恩愛!卻獲贊無數。”這個普通又溫情的生活場景,為什么會在網上引起如此多的關注呢?
首先看這一事件本身,女老師退休的最后一堂課,愛人為了給她的教師生涯,畫上最圓滿的句號,留下一抹溫馨的回憶,在教室送花留影,這是一件極其生活化和浪漫的事兒,而之所以引起關注,必定是此事跟我們大多數人常規的印象相左。那到底是哪些相左呢?首先是課堂和送花,一個嚴肅的場所和一個浪漫的舉動有矛盾;其次是年齡,如此浪漫的場景和年齡有矛盾,畢竟大多數人印象里,浪漫更多是屬于年輕人的。那么單單這兩條,就能引起網上如此多的關注了嗎?恐怕還是有點蒼白無力啊。
那么再細究一下,也許會有更多的發現。首先這個事件的標題,大家看到了“大學課堂上公然秀恩愛”對,這件事兒能被點擊開,大多數人恐怕想到的內容跟實際情況是大相徑庭的,單看這個,會聯想到網上數次曝光的學生間不雅親密舉動,每每有類似的視頻和消息,往往會賺到點擊,事實上本次也不例外,也就是事件標題本身具有傳播性!點開之后呢,如果是普通的學生親密視頻,那看看也就罷了,因為司空見慣了嘛,可是萬萬沒想到居然是如此正能量的場景,讓人“大跌眼鏡”啊,這一反一正的強烈對比,加強了此事件的效果,如同在一個黑暗的屋子里,突然點亮了200W的大燈泡,瞬間眼瞎。加之,各位女同胞們感性的噴發,自然開始獲得贊賞和評論,這又開始出現了互聯網的集聚效應——一件事物引起的關注數,往往是成指數增長的,即事件的流行具有突然性!《引爆點》這本著作,曾經對此有過闡述和論證。
行文至此,讀者不免會問:你闡述這個事件流行的原因,跟我們有什么關系?綜上所述,我們看到了事件流行的關鍵點,就是預期和實際情況的反差!而這個反差,恰恰能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啟示,無論是事業上還是生活上。事業上你制造反差,能讓你順風順水,比如高端的珠寶店或者奢侈品商店都有這樣的慣例,他們都會有一款價格超高的寶貝,放在最顯眼的位置,別以為這個是吸引買家的,錯!動輒幾百上千萬的售價,讓它能賣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它的作用就是制造反差!讓人們覺得其他商品的價格都很低廉,比如一個售價500萬元的鉆石,旁邊放著幾顆價值5萬元的,會讓顧客瞬間覺得,這幾顆鉆石并不貴啊。生活上一樣,比如給伴侶制造驚喜和浪漫的最好方法是要事前保密,甚至放出相反的信息,往往才會事半功倍。細究背后的規律,其實是人們在潛意識中對相對值,也就是相對比例的起伏更有體驗和感覺,而對絕對值,往往體驗不深。
好了,大家有啥觀點,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