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某野生作家說啊,他三十六歲的生日愿望是努力成為二十歲時希望成為的那個人。
?今天連軸轉中午連飯都沒吃上,翹了選修課吃了飯鉆進被窩的我啊,不禁在想,他用了十六年,擁有了自己的平行世界多元生活,有自己的族人和親生讀者,去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完成了二十歲時冰天雪地的南極夢,還不是他想成為想那個人嗎。
? 那我,距離自己曾一次又一次對自己說到,做自己想做的事,去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又有多遠呢。五年十年二十年,或是,窮極一生做不完一場夢?
? ? 今天外教課,又談起理想的職業這件事,大部分人說英語老師,也有人說想做翻譯或是導游。突然想到高三的時候在草稿本上寫下的一段話:“還是立志,要么當個記者,要么做個行者,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一些什么。”高考的失利,報志愿的陰差陽錯導致與自己日思夜想了七八年的新聞系擦肩而過,開學時又因為怕麻煩和相信學英語的話應該有命中注定的事會發生,以及新聞行業飽和工作不好找的現實問題選擇留在了英語。
?卻發現,每天在做的事,好像并沒有那么喜歡啊。先嘗試再選擇,現在,我好像已經嘗試過了,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了吧。我也討厭自己的猶豫不決,所以這次果斷一點好嗎?好的!那就這么決定了,這學期期末就轉去新聞吧。好嗎?好的。
? ? 就算這個決定不對,你的野生作家還有一句話來安慰你啊,憑什么你長了大學選擇了一個專業,這個專業就一定篤定肯定必須要成為你以后的謀生手段和安身立命的資本,平行世界多元生活,愿你在每一個平行世界都有獨立的謀生手段獨特的朋友圈子。愿你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夠浪跡天涯。
? ?李婧琳,去做你想做的吧,錯了算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