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文章,為什么還是沒進步?
文:張宗超
與讀者書: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比我說的更重要的是你的思考。
昨天自媒體寫作成長社群開課,主打通過寫作來成長。
我認識一個同學,一直都想學習寫作,可惜一直沒開始,有一次突然和我說申請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
我第一時間就關注了,然后,沒了。申請了一個公眾號,我也很欣慰的關注了,但公眾號和寫作初心就這樣成功“流產”了。
感覺有點偏題了是吧?明明是看文章,卻一直在說寫作呢?
既然如此,那就繼續再偏一點吧。
有個比較熱愛閱讀的同學,看了我的文章,說了一句:“好些觀點似曾相識。”這一點其實我承認。觀點、道理來來去去也就那么多,再寫也不可能寫出再多的來。
似曾相識的意思是沒有記住,只是有印象。有一句正確的廢話是:凡是記不住的東西,鐵定用不出來。
今天看到一個有趣的問題:很多人是看了很多很多的文章,為什么還是一點進步都沒有呢?
最實在的答案,提問者自問自答了:不會用。
可你注意到沒有呢?這個答案依舊沒有徹底解決了問題。解決問題得到的答案應該是:讀了那么多文章,應該如何運用呢?
就我的成長經驗來看,這需要時間。
首先,需要明白“無關知識”這個概念。
今天在超成長社群講到一個“無關知識”的概念,看文章很多時候就是在獲取“無關知識”,這類知識不會一下子就產生作用,即便如此還是要不斷的積累。
其次,知識在學習與運用之間,還有一步是內化。
內化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用原有的經歷認知來解讀、消化;第二種是通過新的經歷來內化。
第一種方式,可以借助反省能力完成,而這當中有一個比較好的方式就是寫作。所以,當有的同學和我說,我寫的有些觀點似曾相識時,我想表達的是,這些觀點現在正在變成我自己的東西,因為我正在運用它來完成我的寫作。
第二種方式,對于操作性強的知識會更有效果,不知道如何注冊微信公眾號,通過學習了解,很快就找到了竅門,這類知識就能被運用了。
還有的文章內容,需要待一個恰好的時機,才能發揮力量,但并不妨礙你有這方面的知識儲備,學習使用滅火器野也是如此,學習是為了防萬一,而非立刻就產生效用。
最后,帶有目的性的去學習。
不管閱讀什么文章,不是抱著一種“挑刺思維”以及單純的總結性思維去學習,也不是僅僅閱讀了文字不思考,而是多結合自己的經歷以及規劃來閱讀。
我看到一個比較幽默的段子,我并不是笑笑就過了,也不是刻意記住了要講給誰聽。我思考的是,下一次演講,我如何運用這個段子增強我的演講效果呢?
結合自己的角度,找到信息的價值點,是我經常和超成長社群學員強調的點。
換言之,讀了那么多文章沒有進步,根本原因在于沒有結合自己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總結。
歡迎評論留下你的觀點,讓更多的人聽到你的聲音。
咨詢QQ:2174314722,微信:1207910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