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4日星期日晴
學經人員:琪佳媽、琪琪、佳佳。
寶貝年齡:琪琪8歲11個月,佳佳7歲8個月。
學經周期:2年3個月。
學經方法:137累積法。
學經內容:《易經》《大學》《唐詩三百首》《莊子》《道德經》《新概念英語》。
養生匯報:早起,姜棗茶。
今天是母親節,也是我們順德育心戶外讀經班的140期。我們這期的戶外讀經班在普眾原始點公益中心舉行。由于是母親節,我們家爸爸也回來了,跟我們一起參加了戶外讀經班?,F在只要爸爸在家,都會跟我們一起參加讀經班的活動。去到目的地,群姐怕我們找不到地方,已經在路旁等我們了,群姐總是特別細心,一直在為我們讀經班默默地付出。我們來到二樓的普眾原始點活動中心,有一種親切感,因為墻上貼著《黃帝內經》的一些句子,原始點也是中醫學的源頭,原理也是不治已病治未病,是通過原始點按摩疏通經絡來調理我們的身體。中心的負責人水蓮姐把他們的培訓室給我們搞活動,非常感恩水蓮姐。等報名參加的家人都到齊了,我們的活動正式開始了。
第一個環節,主持人李華老師告訴我們,今天是5月14日,我們的讀經班是140期,今天也是母親節,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日子。我們《易經》的14卦是大有卦。大有是一種非常好的狀態,很多人不喜歡14,但我們學了《易經》的家人卻不一樣,我們隨時都能行好當下,利用好當下。然后是家人們上臺自我介紹,今天有位新加入進來的育心家人銘仔媽,他們第一次來參加我們的讀經班。大家用熱烈的掌聲對他們表示了歡迎。大小朋友都非常積極主動地上臺自我介紹,特別是才三歲的恬恬和琪琪小朋友,不用大人的帶領,非常自然地去排隊進行自我介紹。
第二個環節,李華老師給我們講了母親節的由來,及真正的孝是什么?今天是國際母親節,我們中國人的母親節是農歷四月初二,是紀念孟母,孟母三遷的故事我們都非常熟悉。從孟母三遷的故事中我們懂得了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影響,而我們育心的媽媽們也在為我們的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我們每周在各大公園和名勝古跡為孩子們創造學中玩,玩中學的成長環境。我們的《孝經》里說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得損傷,此為孝之始也。揚名以后世,以顯父母,此為孝之終也。李華老師告訴我們要做到有始有終。既要做到小孝,也要做到大孝。
第三個環節,是我們的經典誦讀環節,我們首先讀的《孝經》,由琪琪、佳佳和茹茹三位小朋友上臺領讀。剛聽了李華老師講完孝,所以大家讀起來更加用心。然后讀的是《黃帝內經》,李華老師告訴我們,《黃帝內經》的核心思想是不治已病治未病,我們要怎么樣治未病呢?就是要遵循起居有常,飲食有節的規律。我們的生活起居和飲食都要遵循一年四季的變化,做到與自然和平相處。李華老師還給我們講了扁鵲的故事,扁鵲兄弟三人,大哥是治未病的,在人還沒有生病時他幫人家治病,讓人不生病。二哥是治中病,是病人的病還不是很嚴重時幫人治病,扁鵲是治重病的,就是病人的病非常嚴重時,快要病入膏肓時,扁鵲幫病人治好病。有人問扁鵲,他們兄弟三誰的醫術最高明,扁鵲說是大哥的醫術最高明,因為大哥能讓人不生病。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學到最好的治病方法就是讓人不生病。讀完《黃帝內經》,我們讀了《易經》,李華老師做了一個小互動,邀請小朋友上臺分享自己讀了《易經》后學到的《易經》思維。琪琪上臺分享了《易經》的陰陽思維和變異思維,她說有一次她畫畫時不小心把畫紙弄臟了,她就把臟的地方加了點顏色和圖案上去,把那里變成一朵小花,使這幅也變得很漂亮。李華老師告訴我們,易經里有十大思維,我們在生活中運用好這些思維,就會讓我們的生活過得很開心。
第四個環節,李華老師邀請了恬恬外婆群姐上臺分享學習經典給她帶來的收獲。群姐是我們順德育心家人輩份最高的一位家人,身為外婆的她,自己出錢請了經典帶著兩個外孫讀。小恬恬三歲,從6個月開始接受經典的熏陶,小弟弟一歲多,在媽媽的肚子里就開始接受經典熏陶,現在他們的自理能力非常強,遠遠超過同齡的小朋友。群姐對經典也篤信篤行,她在帶外孫時是處于一種享受的狀態。從來沒有說過帶孩子累之類的話,一談起兩個外孫都是笑容滿面的,很享受的樣子。
第五個環節,李華老師邀請中心負責人水蓮姐為我們示范了原始點按摩的手法及原始點按摩的一些好處。原始點也是中醫傳承下來的,水蓮姐告訴我們生病不要吃西藥和去打吊針,西藥和吊針都是寒的,對我們的人體傷害很大。我們要用中醫來調理,中醫才能治根,才能從根本上調理病因。原始點按摩是打通人體的筋絡,增皮人體的熱源,只要我們的身體有足夠的熱量,就不會生病,就能抵抗病菌。
第六個環節是親子運動環節,大人和小孩手拉手圍成兩個圈,里面一個,外面一個,大家一邊做地龍功,一邊背大易詩,不僅給我們的身體增加了熱量,而且給我們的精神也增加了能量。
第七個環節,是親子包餃子環節,中心的義工們為我們準備了餃子皮和餃子餡,讓小朋友們一起來學習包餃子。大小朋友一起圍坐在桌子旁,有模有樣地包起餃子來,包好后給大人們拿去蒸熟,不一會兒,香噴噴的餃子就可以進嘴巴了。小朋友吃著自己包的餃子特別開心,邊吃邊討論自己吃著的餃子是誰包的,大人們吃著孩子們包的餃子也另有一番味道。中心的義工們還特別細心,怕只有餃子吃不飽,還為我們炒了面條和青菜,他們的廚藝都非常好,炒的辣椒非常好吃,水蓮姐說辣椒是補充熱源的,建議我們平時多吃辣椒。
吃完這餐簡單特別的午飯,大人們在聊天交流,孩子們在拿著墊子拼房子,玩游戲,看著一群大小孩子打打鬧鬧的場面,家長們特別開心,好像回到了自己兒時在農村時,幾家孩子一起玩鬧的情景。幸福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一下子就來到下午三點鐘了,家人們各自回家了。這個母親節,跟著志同道合的育心家人一起過得非常開心。期待我們下期的讀經班快點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