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么我會來這?
我在知乎上看過一個提問:一個27歲的女孩子,做外貿的,每天吃在工廠,住在工廠,身邊都是農民工,精神上非常孤獨,更要命的是,她有個記者夢。畢業四年后,她實在受不了了,開始考研。但失敗了,因為沒有工作經驗,找不到像樣的工作,最終找到一個本地電視臺實習記者的活,后來因為承受不了各種壓力放棄了。她問網友,她的人生還有救嗎?這個故事對我的沖擊力非常大。我很害怕我年近30的時候也看到絕望。
我現在在一家4A廣告公司做行政專員,身邊人都說這是個好工作,穩定,高薪,公司環境好。可是我心里很清楚,完美的事情是不存在的。我不能靠在幻影里活著。
如果我現在不辭職,難道要等的27歲的時候去互聯網上問:5年三星集團行政工作經驗怎么換一個精彩的未來?
以上是故事開始的緣,為什么會選擇傳媒行業?一個是因為我本身熱愛文藝,愛看書,看電影,同時對心理學很感興趣。另一方面,我是在廣告公司開始了我的職業生涯,耳濡目染的對傳媒行業有一丁丁的了解。我想,以后就在傳媒行業混吧。
2.我有什么特質?
思維活躍,聰明,愛寫作。這是基因里自帶的。
在大公司工作一年(6家法人,1000多員工),對自身的執行力,統籌能力,溝通能力有一定自信。
一句話。我很靠譜,守規矩,心中有所熱愛。
3.我未來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自由的,受人尊敬的人。
有創造力,對生活對工作有熱情。
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或者項目。
不論年齡多大,都葆有一顆年輕的心。
后記
1.任何一個行業,都不會是遠方看到的美好。太過美好的事情,基本都是幻覺。這是我心里非常清楚的一點。
2.現在互聯網時代火速發展,人工智能時代也在向我們招手了,很多職能性的工作可能大概真的要被機器人取代,創作藝術為核心的傳媒行業我想能夠抵抗這次浪潮。
3.共享經濟要來了。我們未來可能不需要買車了,出門掃碼就可以開走路邊的車了。實業經濟市場幾乎要過度飽和了。我認為未來可能就三個行業處于一個發展向上的狀態:a IT行業(信息時代的基礎)b 金融行業 (經濟轉型的催化劑)c 傳媒行業 (物質條件上來后人民的精神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