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要去下村摘覆盆子,我不知道下村在哪里,我也不知道覆盆子是個什么東西,但在這忙得發瘋的五月,我需要將自己放逐,哪怕只有那么一小會兒。
這一天陽光正好,微風不燥。進入304縣道,石梁溪邊施工車正在忙碌得平整土地,不久這里將是沿溪布局的千畝花海。騎行車道正在修建中,想象一下,騎著自行車,徜徉花海,是多么美妙而浪漫的事。
不到30分鐘,看到路邊一塊藍底白字的牌子,上寫“下村”。村里房子不高,窄窄的巷子縱橫交錯,一彎清水穿村而過,透過房子的間隙,隱約看到前方起伏的山脈,我們便朝著山的方向直奔了去。
無意間闖入一座古宅,鉻黃色的有方格圖案的窗戶大概是新修的,顏色還很濃烈;八根淺卡其色的圓柱表面已經有些斑駁,透出時代的厚重感;柱子上方掛了大紅的燈籠和同心結,顯出幾分隆重的儀式感;灰褐色的房梁上雕刻著簡單的圖案,檸檬黃的燈罩形似燈籠,懸在上方,紅色灰色黑色的瓦片有序排列,白色的光斑倒也不覺違和;遠處的戲臺上,不知曾經上演了怎樣的悲歡離合。
從古宅出來,在或新或舊或高或矮的房子間穿梭,間或看到地上一簇簇綠葉中黃色的小花開得正歡,一只黑黃白相間皮毛的狗悠閑得走在門口的小路上,藍藍的天空從矮矮的房頂上展露出來,一株貌似棕樹的植物從房頂向天空伸展開去。
當潺潺水聲流進耳朵,黑灰色的石板橋映入眼簾,一種放下一切萬般皆空的自在感在心中緩緩升起。
橋下,村姑提了水桶拿了棒槌正在臺階上清洗衣服,清澈見底的溪水蜿蜒而下,腦海里頓時浮現王維《山居秋暝》的圖畫。在陽光的照射下,或明或暗的光圈蕩漾開來,白色的浪花自由舞動。挑著擔子的老伯,穿了雨鞋從對岸淌水走來,一只小狗不緊不慢尾隨其后。遠處青翠的山脈層巒疊嶂,藍天白云盡在其后,紅色的房頂點綴其間。水邊,大大小小的石頭被沖刷得干凈平滑,一棵大樹猶如大傘在石頭上方撐開來。旁邊的斜坡上,焦黃色的泥土有些松軟,泛著淡淡黃綠的草,在一片青綠中顯得特別鮮亮,零星幾朵粉色的小花在風中搖曳,一只白色的蝴蝶上下翻飛。
路邊,田野里,一顆顆或深紅或橙黃色的果子,或掛在褐色或紅褐色的長有倒鉤的枝干上,或藏在綠色長卵形的樹葉下,伸手過去,一不小心,短短的刺便扎進了肉里。這些我記憶中的地方果子,便是朋友口中的覆盆子。輕輕采下軟軟的覆盆子,放在透明的塑料盒子里,這些好看的覆盆子在陽光下透著光,短短的黃色絨毛顯出幾分可愛。塞一顆到嘴巴,一股淡淡的酸酸甜甜的清香頓時彌漫舌尖,給味蕾帶來一股芬芳。
這芬芳不由得讓我想起家鄉,在鄂西那個偏遠的山村,有一種常綠直立灌木,我們都叫羊奶子樹。到了春夏之交,就能看到褐色的枝干上掛了一簇簇長橢圓形的小果子,剛開始是青色,成熟以后變成紫紅色,像一串串瑪瑙掛在綠葉褐枝間。把牛羊往山里一放,我和小伙伴們就直奔羊奶子樹,隨手摘一把送入口中,輕輕一咬,酸甜的果汁便噴涌而出,清香留存齒間,久久不散。離家二十載,不知此刻,是否還有瑪瑙般的羊母奶子,像精靈一樣點綴在青山綠樹間,不知是否還有放羊放牛的少年,小心翼翼得躲過枝椏上的小刺,只為那一口芳香。
河邊有一棵大槐樹,粗粗的樹干,在離地差不多一米多的地方分成兩個大枝,頗像倒寫的“人”字,再往上一點又形成一個樹杈,細小的枝椏橫在上方;長長的羽狀復葉形成一個墨綠的云團,陽光透過枝葉間隙,灑下一地光斑。腳一蹬,手一抓,我便到了大樹分叉的地方。靠在樹枝上,想起了小豆豆和泰明爬樹的情形,想起了小時候門前屋后的那些梨樹、桃樹、杏樹和李樹,不由得去摸右手肘下的那個小小傷疤,那是從李子樹上摔下來留下的印記,二十多年過去了,傷疤依然清晰,那些樹卻不知變成了何等模樣。就這樣站在樹上,閉上眼睛,聽溪水叮咚,享春風拂面,這個光影斑駁的午后,因為爬了這么一棵樹,顯得特別單純而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