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這是之前看過的一本書,在雞湯文泛濫的年代成為一股清流,當然也免不了勵志雞湯的俗氣,總體感覺還不錯,姑且以書名為題。
在如今浮躁與物欲橫流的社會里,大部分人都在急匆匆趕路,懷揣著大同小異的目的,日出而作,日落不息,按部就班地如同行尸走肉,未曾有片刻的駐足,賞一賞路邊的風景。甚至于,倘若發現有些人做著與世俗不入流的事情,過著與周遭不一樣的生活,便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以至于成為茶余飯后的談資,甚至很不幸地成為被引用的反例,滿世界的唾沫星子都會朝他們而去。誠然這些現象深受村落文明“規范”的影響,慶幸的是社會在進步,互聯網的發展拉近了世界的距離,讓我們知道生活有多美好,還可以有各種多姿多彩的方式過這一生。
大冰哥說:“這個世界很有趣,有些人忙著做事,有些人忙著做夢,有些人忙著做戲。還有些人不慌不忙,既做事又做夢,又在人生這場戲里做自己。”以前我也認為生活就該按部就班,什么階段做什么事,求學、求職、結婚、養育下一代,橫跨半輩子又清晰簡潔的規劃,似乎沒有什么不妥。聽過那些人、那些故事之后才知道生活還可以這樣過,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跡天涯,無疑,在我們看來他們都是異類,卻又覺得他們的生活是那么精彩,相比于自身的日復一日,甩我們好幾條街。
“你要相信,真的有人在過著你想要的生活”,可是這個“有人”為什么不可以是自己呢?除了社會約定俗成的過活方式,是否可以還自己一些本真呢?世界是苦的,但生活要有它該有的樣子,既做事又做夢,再把夢想搬到現實。遺憾的是一部分人在亦步亦趨的生活中丟失了做夢的能力,同時又驚喜地發現超越夢想的故事越來越多,成功的勵志商人、堅守自我的民謠歌手、鳳凰涅槃的政治家以及貧民窟走出的百萬富翁等等,但除此之外,大部分人在夢想前無能為力。
記得一句電影中的臺詞“人在感到無能為力的時候,就是醒悟的開始”,這話似乎很適合當下嗟嘆的自己,我也有夢啊,小時后也寫過作文“我的志愿”啊,為何如今過成了這般模樣?生活停滯不前的時候,應該向內尋求改變,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都會提升改變我們的認知以及對生活的理解。改變是很痛苦的,相較于不改變帶來的痛苦,或許不值一提,“這個天地,我來過,我奮戰過,我深愛過,我不在乎結局”,這才是年輕時的我們應該有的樣子。
很多人想要設置別人的生活,還有很多人對被設置的生活安之若素,卻鮮有人敢于無視對生活的設置。一直糾結是否應該過得自我一點,走出世俗的牢籠,去追求內心的安定,越來越多的成功案例似乎在佐證“做自己”才是正確的選擇。出生到死亡,大家都有著同樣的宿命,有些人選擇直線的方向,一往無前,比常人更早達到目標;有些人另辟蹊徑,隨性而又不失方向地前進,領略比別人更多的風景;而有些人走了一段距離后就止步不前了,直至宿命的終結。期間會聽到一往無前的人講述拼搏的成就,曲徑通幽的人敘說沿途風景的絢麗,以及原地轉圈的人說反正都要死,別那么折騰自己。世界上幾十億人,起碼有幾萬種生活方式,無論哪種,都抵不過自己內心安定。
最后借用書本中的一段話: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平凡的一生不代表碌碌無為,變得成熟也不意味這要去掉初心。就算懷揣世界上最偉大的夢想,也不妨礙我們得到一個普通人的快樂,這世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