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林蛙等54種野生動物,經過人工繁殖馴養并在衛生部門鑒定許可后可以人工飼養,并最終合法成為百姓的盤中餐。
??根據國家林業局剛出臺的《關于促進野生動植物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包括梅花鹿、非洲鴕鳥、紅腹錦雞、野豬、海貍鼠、水貂、狐貍、狍子等在內的54種陸生野生動物,只要經過人工繁殖馴養并在衛生部門鑒定許可后,就可以人工飼養,合法進入市場。
???《意見》還指出,建立有效的市場準入機制,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對不同來源、不同性質的野生動植物及其產品,研究制定分類指導管理措施,建立有效的市場準入機制,特別是對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重點產品,提高其社會知名度和可信度。
???
新聞背景
我國現有野生動物馴養繁殖、野生植物培植、野生動植物及產品經營利用和進出口單位共58744家,就業人口近40萬人,年總產值約569億元。全國從事野生動植物產品加工利用的企業有13915家,年產值達265億元;涉及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的企業為2801個,進出口總值179.46億元,其中進口占進出口總值的71%.野生動物國際狩獵年創匯約140萬美元。
國家林業局發布了可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陸生野生動物名單,現將這54種動物的中文名及別名介紹如下:
可食用的動物:貉、銀狐(銀黑狐)、北極狐(藍狐)、水貂、果子貍(花面貍)、野豬(僅限雜交種)、梅花鹿、馬鹿(塔里木亞種除外)、花鼠、倉鼠(金絲熊)、麝鼠(水耗子)、毛絲鼠、豚鼠(荷蘭豬、荷蘭鼠)海貍鼠(草貍獺)、非洲鴕鳥、大美洲鴕(美洲鴕鳥)、鴯鹋((澳洲鴕鳥)、疣鼻棲鴨(野鴛鴦、番鴨)、綠頭鴨(野鴨)、環頸雉(七彩山雞、野雞、雉雞)、火雞、珠雞(珍珠雞)、石雞(美國鷓鴣)、藍孔雀、藍胸鶉、鵪鶉、巴西龜、鱷龜、中華鱉(甲魚)、尼羅鱷、灣鱷、暹羅鱷、中國林蛙、黑龍江林蛙、豬蛙、虎紋蛙、蝎子、雙齒多刺蟻、大黑木工蟻、黃京蟻、蜈蚣。
只許觀賞的動物:雞尾鸚鵡、虎皮鸚鵡、費氏牡丹鸚鵡、桃臉牡丹鸚鵡、黃領牡丹鸚鵡、白腰文鳥、黑喉草雀、七彩文鳥、橙頰梅花雀、紅梅花雀、禾雀、栗耳草雀、金絲雀。
非寧靜 · 無以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