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寶寶繪本》:親子閱讀從干凈溫暖開始
文/茜雯媽媽? ?
《小熊寶寶繪本》佐佐木洋子著,蒲蒲蘭 譯,連環(huán)畫出版社出版。一套15本,每本講述寶寶的一個成長中或社交中的生活習慣,圖畫萌萌的 ,文字大大的,讓人感覺暖暖的,特別適合寶寶啟蒙。
這套繪本是茜雯小時候特別喜歡讀的一套,買回來的時候她只有6個月,我們和她一遍一遍的讀,真的是百讀不厭,而且收獲頗多:
1.習慣最初養(yǎng)成
從日常生活最逃不開的生活習慣《拉粑粑》、《睡覺》、《洗澡》、《刷牙》開始給了新手爸媽最實用的幫助,讓爸媽不用著急不用焦慮輕松上手,寶寶開心,爸媽放心。
生活中常遇見但是爸媽不會處理甚至處理不好會給孩子造成心里傷害的尿床事件,《尿床了》就給了我們最幽默的解答,難題迎刃而解,記得雯雯大概一歲多一點的時候午睡,起床時明明沒有尿床,但是她在清醒的情況下,恁是在床上尿了,尿完還很開心的和我說媽媽,媽媽,快看,我尿了一只小老鼠,讓我們哭笑不得……
《我會穿短褲啦》提醒我們用心體驗孩子的成長,《收起來》幫助孩子養(yǎng)成玩具玩過收起來的好習慣, 媽媽的收納難題也輕松解決了。
2.社交的最初指導
寶寶出去玩需要的打招呼,分享,謙讓,有秩序輪流玩等社交好習慣《你好》《午飯》、《排好隊 一個接一個》、《散步》等幾本在閱讀中給了寶寶最初的社交指導。
《好朋友》、《過生日》能在寶寶心中播下友誼的種子。
《大聲回答“哎”》這本和”父母呼,應勿緩”一個意思,讓寶寶知道對別人的呼喊要及時應答。
《誰哭了》讓寶寶了解哭這種情緒,知道自己會哭,了解別人也會哭,比起大部分家長都排斥甚至斥責寶寶哭,其實正確的方法是讓孩子認識負面情緒,學會控制情緒。這是最初的情緒引導。
3.語言的最初習得
寶寶的語言是在不斷重復中習得的,簡單的繪本文字,對于寶寶習得語言,豐富語言,作用真的很大,茜雯在讀這套繪本的時候記得在八九個月的時候,在我們和她一起讀《大聲回答“哎”》她就會跟著繪本大聲回答我們“哎”。
還記的在茜雯在一歲半左右,她剛開始讀《鱷魚怕怕牙醫(yī)怕怕》這本繪本的時候,她很喜歡,就讓我們反復給她讀,晚上洗完澡的時候,當時她爸爸在忙,她的外婆就來抱她結(jié)果,她居然直接沖著她外婆說了:“舅奶,我好不想見到你”,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繪本的語言是適合寶寶的語言,反復讀,寶寶在無形當中就習得了。這套《小熊寶寶》繪本的語言適合寶寶啟蒙。
親子閱讀繪本,是最容易上手的親子活動,益處多多,一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