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隨筆36——找優點
? ? ? 起先,我并沒有感覺到找優點有什么好的,當你真正用心找的時候,才發現找優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學會找優點,會使自己的心胸越來越寬廣,更會使自己的人際關系越來越好。
? ? ? 從辯證的角度來說,任何事物都是兩面性的,都有優缺點,凡是碰到的任何一件人事物,只要令自己不開心時,就立馬轉念,向好的方面想,盡量找出優點來,找的越多越好。這樣,心里不好的情緒一上來,找到的優點就會戰勝它,找的越多,“優點”的勝算就越大,不好的情緒就會慢慢地轉化。心態一變,言行舉止就會隨之改變。我貫名曰:“思維轉移法”,好得很,用得次數越多,效果就會越好。也許你自己感覺不出來的,時間一長,就會覺得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而日有所增。對一切人事物就會越來越“看得開”,心胸也會越來越開闊,人也會變得也會越來越大氣。
? ? ? 特別是在討厭的人身上找優點,更會磨練出自己的心胸、氣度。要不信,你試一下,就會發現,效果奇好。有一個人我心里特煩。只要一說起他,他的形象、他的語調、他的聲音、他的動作,心里就有點作嘔。可有些時候又不得不交流,怎么辦?原先,在與其交流之前,每次都深呼吸一口氣,盡量用平心靜氣的心去溝通,也是味同嚼蠟,心情很不爽。
? ? ? 自從學了NIP之后,我反思自己,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還是自己有問題,帶著有色眼睛去看人;自己心里這里對人家,人家也許這樣對自己;你改變不了別人,還是先改變自己;世上無完人,人家就一點好也沒有嗎?難道自己就做得一切都對嗎?我在自問、在追問、在反思自己?問題還是出在自己身上,是自己的心胸太小了,容不下人家身上的錯點,不符合自己的口味就去責備別人,其實還是自己的原因。也許人家沒有自己這些想法呢?那不是庸人自擾嗎?于是,每次再與他交流的時候,就調整自己的心態,盡量去想對方的優點。也許是眼睛已經“上色”了,起先不好找人家的優點,就盡力逼著自己去找,結果越找越多,反而感覺人家還不錯呢?現在,無論在與其交流之前,還是交流之后,我都先找一下對方的優點,這樣交流時,心情一直想著人家的好,因為心里種了好的因子,所以口吐出的也是“蓮花”。不但增強了自己的耐心(原先,可是說不上三句就想馬上結束交流的),在心里還讓自己傾聽,一些讓自己心里不舒服的事也漸漸地釋然了、諒解了。慢慢地自己的心也開始接納對于自己來說不好的人事物。這不,本身自認為很煩感的一個人,反而成了自己訓練心胸的最好“靶子”。從他身上,我才感覺到自己在成長,這是在別人身上感覺不這么明顯的。可見,只要一轉念,看問題的視角一改變,一切就都發生變化。正如在執行師二階時,宋心惠導師講的“轉過來是資源,轉不過來是障礙。”
? ? ? 世上根本沒有垃圾,所謂的垃圾也是放錯了地方的寶物。對于自身認為不好的人事物也一樣,世上根本沒有令人心情不好的任何一人、一事、一物,只是自己給心貼了不好的“標簽”,認為的所謂不好,都是自己在那里按“標簽”行事而已。對于任何人事物,當心里感覺不好時,只要一轉念,正面不好側面看、東面不行西面看、上面不好下面看、左面不好右面看、前面不好后面看,角度變了,看到的一切都會發生轉變。這里面,根本的還是源于你的心,當你的心變化時,一切都將變化。我是一切的根源,其實我的心才是一切的根源。
? ? ? 《禮記·大學》中云:“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意思就是對你所喜歡的人,要知道他的缺點,不可偏袒;對你所厭惡的人,要知道他的優點,不可抹殺。我們評價一個人要客觀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為自己的好、惡而產生偏見。做這樣的人,多好。試試吧!
? ? ? 2018年6月16日6:56? ? 陳濤? ? 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