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給南灣學校三(4)班的孩子講了《朱家故事》。
? ? ? 課堂很活躍,舉手積極,因為講的是故事,所以課堂氛圍是輕松活躍的,孩子們時而嘻哈大笑,時而說說自己家的情況,我記得高邦俊說:他的爸爸不做家務,只顧工作。孫懿軒說:他會拖地,煮粥,涼拌;周義也會拖地,洗碗,洗衣服;很多孩子都感覺到了繪本上那位媽媽肩負的辛勞和壓力,故事后后面講完我還給孩子們一些時間自己分開讀繪本內容《猜猜我有多愛你》。整個過程,舉手積極的同學有:楊怡然,盧西葉琪,孫懿軒,胡志薄,高邦俊,周義,陳宇軒,蔣宗衡,王信杰,譚琪,謝艾嘉,還有很多記不住名字的同學。
班上的孩子也有不喜歡故事的,尤其是坐在后面的,同去的媽媽說看不清,也因為沒有擴音器,確實受點影響,下次可以互動的做一些手工。還有原因是現在三年級的孩子大了點,很多已經錯過繪本的最佳時期,一下子不會被吸引。我自己也需要提高。
? ? ? 經典繪本的故事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意會和傳達。建議媽媽爸爸在孩子12歲前的睡前給孩子15分鐘,讀一個故事給他們聽,培養親子時光,通過繪本,更有效的讓孩子懂更多的道理。
? ? ? 下面說說故事梗概,讓家長也感覺一下繪本告訴我們什么了- 《朱家故事》英國著名繪本作家安東尼?布朗。該繪本以輕松詼諧的方式揭示了家庭中“共同分擔”的重要性。化繁為簡的睿智獨到,輕松地引導孩子家庭的和睦、快樂源于合理的分工,共同的分擔,更重要的是相互的尊重。中國大部分的兒童在傳統刻板的“男主外、女主內”式的家庭分工氛圍中成長,孩子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做家務是媽媽的事。于是開展此次活動《朱家故事》。幫助幼兒建立“家事不是媽媽的天職,家事是家中每一份子的責任,應該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觀念,由此產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的意愿。
? 最后,希望家長們問問孩子,有沒有從故事里收獲什么。家長的意見很重要,因為孩子的45分鐘很寶貴,如果能從故事里汲取營養,我還可以繼續。如果沒有,我們應該把孩子的時間留給他們自己閱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