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朱家故事》

繪本名稱:朱家故事

對應年級主題:大班上學期? 我自己

作者姓名:安東尼?布朗

代表作品:我爸爸,我媽媽

作品風格:作品構圖利落,色彩鮮明,并擅以對比營造畫面的戲劇性。他的插畫中大都帶有超現實的成分,這些神奇而幽默的元素,常常暗示了小讀者安東尼對事物的想法。安東尼·布朗的作品勇于反映現實,并對現代的家庭現象提出深沉批判。但卻以幽默,具有控訴性及質疑的手法來表現,搭配上細膩的畫風,讓小讀者不但在故事的轉折中得到滿足,同時在精致、神秘的雙層圖像故事結構中體會著搜索的樂趣。

故事概要:

朱家的生活看起來很不錯,房、車、花園,一應俱全;爸爸和兄弟兩個被媽媽照顧得無微不至。然而這一天晚上,任勞任怨、辛勤顧家的媽媽突然不見了。一紙留言:“你們是豬”表明了媽媽對朱家父子的不滿和失望。沒有媽媽的朱家亂套了!一家人最后是怎么辦的呢?你看了,就知道答案了。


本書特點:安東尼·布朗以其特有的幽默方式,輕松的引導大家對于如何處理家庭瑣事的分工與分擔,進行了又一次的思考。同時,故事中,兩個小男孩的轉變也再一次提醒我們,家庭生活中,媽媽帶給孩子無微不至的愛和照顧,然而對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行為起決定性影響的往往是爸爸。故事里對這一問題的闡釋,沿襲了安東尼·布朗作品中一貫的超現實手法,但這部著重于描寫家庭親情倫理的作品,將超現實的想象與現實的場景結合得格外巧妙入扣,畫面中處處隱藏的伏筆,輕巧地與看似不動聲色的文字基調相互映襯,當小讀者一一發現其中妙處的時候,早已忍俊不禁了。

推薦理由:該繪本以輕松詼諧的方式揭示了家庭中“共同分擔”的重要性。化繁為簡的睿智獨到,輕松地引導孩子家庭的和睦、快樂源于合理的分工,共同的分擔,更重要的是相互的尊重。中國大部分的兒童在傳統刻板的“男主外、女主內”式的家庭分工氛圍中成長,孩子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做家務是媽媽的事。于是開展此次活動《朱家故事》。幫助幼兒建立“家事不是媽媽的天職,家事是家中每一份子的責任,應該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觀念,讓幼兒知道體恤家人、照顧家人。

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1、閱讀繪本,理解朱太太離家的原因以及家庭生活前后的巨大變化,知道體恤家人、照顧家人。

2、仔細觀察畫面中人物的表情動作,并根據線索合理猜測角色的心理活動和語言。

活動準備:

繪本PPT、角色心理變化記錄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情境

1、朱先生家有哪些人?

2、朱太太看上去是一位怎樣的太太

過渡:朱先生一家生活的幸福嗎,讓我們一同打開書看看關于朱家的故事

二、閱讀故事

●共同閱讀,理解朱太太離家的原因

師講述故事第一段,至朱太太離家前

1、朱先生家每個人都生活的幸福嗎?為什么(教師根據幼兒的表述貼上表情符號)

2、朱太太每天要做哪些事?為什么要做那么多事呢?

3、朱太太忙碌一天回到屋子里,看到了什么?她會怎么想

過渡:就這樣,每天朱太太都忙碌著,直到有一天,朱家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1、你能看懂朱太太留下的字條嗎?

2、豬是一種怎樣的動物?為什么朱太太說他們都是豬呢?

3、你猜朱太太離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4、朱太太離開了家,朱家變得怎樣了

5、你覺得這會兒朱太太會在干什么?

6、他們生活的幸福嗎?(再次張貼表情符號)

7、怎樣才能讓這一家子每個人都能幸福呢?有沒有好辦法?

●理解故事,感受朱太太離家后家庭生活發生的變化

1、看看,朱太太回來了嗎?哪一頁告訴你朱太太回來了

2、想想該怎么說才能讓朱太太留下呢?

3、朱家的生活發生了什么變化

聽老師講述故事第三段,聽聽他們各自都做了什么

小結:只有當家里所有的事情大家都分擔著做,你體諒我,我幫助你,家里每個人才會生活的很幸福

三、延伸

你們家誰最辛苦?你覺得你能幫他做些什么呢?

小結:去試試吧,讓愛你的家人感到幸福,那一刻你也會非常幸福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