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熱播,眾多人物在原上演盡悲歡離合。有人先是族長繼承人,后來變成了要飯花子,再后來當了官;有人原來是個長工,后來當了土匪,再后來入了伍,拜了師。恢宏的歷史大幕之下,眾生離離。最為讓人印象深刻的當屬朱先生所題的四個字“學為好人”。
慵懶收納術第二十七期
看《白鹿原》學整理
混亂的時代,各人命運不同,好人難做。白鹿原上有這樣三位,可以稱得上好人!
01/田小娥是個好女子
田小娥這個角色最讓人憐憫。借用星爺的話說,有誰比她慘?其實,陳忠實說,田小娥是個好女人!
書上這么說:
“他在窯門外壘了一個豬圈,春節后氣候轉暖時逮回一只豬娃。又在窯洞旁邊的崖根下掏挖了一個小洞作為雞窩,小娥也開始務弄小雞了。黑娃在窯洞外的塄坎上栽下了一排樹苗,榆樹椿樹楸樹和槐樹先后綻出葉子,窯院里雞叫豬哼生機勃勃了,顯示出一股爭強好勝的居家過日月的氣候。”即便陰雨天沒什么事情好做的時候,小娥也在炕上用麻繩納鞋底。
從書上的描述,你可以想象出這個場景:小娥把黑娃打土坯和割麥賺的錢妥善的保存起來,黑娃才能買了地,養了小雞和豬仔。又和黑娃一起在破窯洞外種下了樹苗,一個扶著樹苗,一個填土,兩個人一起為小樹苗澆了水。那些榆樹椿樹楸樹,綻出的不是葉子,是陳老對小娥的贊美,是對小娥懂得持家的夸贊。麻繩穿過鞋底的咝咝聲響,是兩個人幸福生活的歡歌。
只有懂得整理、這么勤儉持家的女子,才是個好女子。
02/白嘉軒是個好族長
作為族長,他帶頭犁毀煙苗,并周濟李家寡婦;翻修了祠堂,創辦了學校;用鄉約來規訓村人的行為;為了村民的利益,他可以率民抗稅交農;大旱天為乞雨,他不惜自殘身體,都說明了他對鄉約、族規的看重。
書上這么描述過:
“白鹿村的祠堂里每到晚上就傳出莊稼漢們粗渾的背讀《鄉約》的聲音。從此偷雞摸狗摘桃掐瓜之類的事頓然絕跡,摸牌丸搓麻將抹花花擲骰子等等賭博營生全踢了攤子,打架斗毆扯街罵巷的爭斗事件再不發生,白鹿村人一個個都變得和顏可掬文質彬彬,連說話的聲音都柔和纖細了。”
白嘉軒在這個動亂的年代,用規則管理收攏了白鹿村的民心,踐行了族長的責任和擔當,是個好族長。
03/朱先生是個好先生
書中的朱先生比電視劇里面的更加的神乎。
預測明年收成、幫助小伙子找牛、預測誰得了天下。當然,讓我們更欽佩的是朱先生的氣節,他面對清軍的凜然大義,面對大饑荒下努力拯救民眾的表率。
朱先生一直在用自己的努力來維持時局。
一個前清的舉人,無知無權,僅憑著一腔熱血勸說清軍退兵。在抗戰的時候,拉著幾位老先生要上前線,經報紙報道,給予了社會輿論極大的支持。
而朱先生最在意的,也是作者陳老最在意的,其實是朱先生整理和記錄了歷史。茲水縣志就是他將原上的過往一一整理,和八位老先生用筆墨為段歷史留下了最好的注腳。
這三個人
一個努力地規整自己的小家庭;
一個人努力地管理一個家族的生存與品性;
一個人努力地維持時局與整理歷史。
他們都稱得上——好人!學為好人,不是一句口號!
是一種在變局面前謹守良心與砥礪人性;是根據能力大小進行的選擇,要么整理自己,要么管好家庭,要么管好家族,要么維持時局。
?在這個年代,我們不需要面對時局紛亂,時刻人性拷問。我們能輕易做到的就是管好自己。所以做好整理就是做好自己。
跟著Mrs周學整理,成為生活的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