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直以來都說要寫一本屬于自己的小說,這個想法我已經不知道萌生于什么時候了,大概是大學吧!當時可能還寫過一點,不過后來也就不了了之了。在畢業之后,亦曾寫過幾萬字,但是后來也不了了之。可能是自己不太適合寫小說,又或許所帶有的出發點并不是出于靈感上的沖動。雖然寫小說的人,不會在寫小說之前就把一切都架構好了,但起碼需要善于想象的能力和不一般的語言能力,可這兩點貌似都沒有發生在我這里。不過這不是讓我不能寫下去原因,更多的還是自己不能堅持。
? ? ? 說到“堅持”這個東西,有人可能要和我辯論說:堅持不是個東西。廢話,我自然知道它不是個東西了。其實讓我想起初中時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堅持就是勝利!如果從辯證的角度看這句話未必正確,可是這里個人認為主要是為了突出“堅持”二字。很多時候一句話中所表達的意思,并非一定重點就在結果那里,更重要的可能是“因”,“因”不好,“果”肯定不會好了。
? ? ? 以前我的興趣還是有很多的,譬如:書法、繪畫、武術等等。先說前兩個吧,為什么前兩個要一起說呢?因為前兩個是有聯動關系的,李澤厚曾在美的歷程一書中說:“線條自身的流動轉折,墨色自身的濃淡、位置,它們所傳達出來的情感、力量、意興、氣勢、時空感,構成了重要的美的境界。”個人認為書法與繪畫也是也是不可分割的,之前曾有人說這兩個已經分離了,甚覺可笑!當然這是后話了,喜歡上這兩樣的原因,那是由于初二的時候我們班上來了位新的美術老師,他第一次叫我們畫畫便帶我們出去畫素描。當然那時候并不知道素描這么個東西,但是我的真正后來畫的卻不是素描,而是水彩畫。說實話如果說我喜歡繪畫,倒不如說是因為名號的緣故,第一次參加的省書畫便獲得了二等獎,由此,我對繪畫便一發不可收拾了,以至于后來學習成績大幅度下降。不過這種熱忱還是持續了很久,甚至在我讀高中的時候,我還在幻想著去學美術,然而,一切都是事與愿違。在讀大學時候,美術的熱情便漸漸冷淡了,這也就沒有堅持一說了。
? ? ? ?其次,來說說武術,在孩子眼里武俠是每個人的夢。而我也不例外,所謂的不例外,是很遲的顯現。對于武術的真正喜好,應該是在知道李小龍這個人的時候,知道有這個人的時候應該也是在初中。原因只是鄰居和我說:李小龍的迷蹤拳很好。后來我才發現迷蹤拳并不是李小龍的,而是屬于霍元甲的。當然,李小龍給我最深刻的印象不僅僅是他怪異的吼叫和快速的速度。還有他曾經的那段關于水的演講,大體意思可能就是水放到什么里面就會是什么形狀。當時也單純的認為這是他的原創,后來才發現這是《莊子》里面的。不過我的武術認知并沒有多高,也就是看了他的幾部電影,外加自己打了兩年的沙袋而已。后來讀高中之后,也就慢慢的淡忘了,這就更談不上所謂的“堅持”了。
? ? ? 說到這里,認識我的人可能會好奇的問我:為什么這里面沒有看書和寫作?其實我不認為這是我的愛好,只是成了一種習慣了。還有,我并不認為我寫作的能力好,而事實上應該也是如此。這種東西不需要談自信,文筆好不好還是要看讀者的,當然我只是我比寫我心罷了!因此,就說到寫作這么一回事了。在初二的時候,我的作文還是經常不及格的,這可能是很多人同樣頭疼的事情,不過在初二最后的暑假,我開始看一些書了。當初三第一個學期的第一篇作文,我就拿到了90分的高分,因此語文老師都找我談了我作文上的一些問題,當時這讓我很高興,也就無理由的讓我認為我可以投稿了,也更莽莽撞撞的投了一次稿,結果可想而知。在這之后我就再也沒有投稿的興趣了,如今有人說我把一切想的很壞,便是悲觀、消極了。這讓我大為不爽,首先我不認為把世界想的美好的人就會活的美好,再者把生活想的不美好的人,往往可能會收獲到意想不到的快樂。我這樣所謂的“悲觀”,并沒有帶入到行動之中,這也就讓很多人誤解了“悲觀”和“悲觀主義”。
? ? ? 前些日子,自己突然又心學來潮的想著,要把以前童年的一些事情寫出來,最后把這些文章歸置成一個集,不過后來隨著工作的忙碌,這樣的想法也就閑置了。如今,或許是自己把之前閑置的想法拿出來的時候了,錢鐘書說:“偏見可以說是思想的放假。它不是沒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娛樂。”那這就當是我給自己的思想的一個放假吧!當然我不敢說自己是個有思想的人,可最起碼我還算是有個想法的人。有想法的人自然會有不一樣的看法,這也就會讓很多沒有想法的人帶來不快,因為他們想時刻帶著公證和客觀來看待每個人、每件事,甚至每個人的每個想法,在我看來這樣的人卻是活的沒什么樂趣,因為剛才的那句后面又說:“假如我們不能懷挾偏見,隨時隨地必須得客觀公平、正經嚴肅,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廳,沒有臥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鏡子還得做出攝影機頭前的姿態。”
? ? ? 有人看過我以前寫的一些小文章,可能認為我這個人怎么樣怎么樣。不過這并不重要,因為我并沒有想著以寫作為生,如果一些寫作的人只是一味的為了迎合觀眾的觀點,那么這樣的作者也算不上一個合格的作者,可木心又說:觀眾沒有“觀點”。畢竟一千個讀者有以前個哈姆雷特嘛!很多理論、觀點的定義都是需要“官方”的規定,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一個尺度的規定,那么我們將無法交談了。而事實也是如此,不過我寫文章只限于語言上的不越軌就可以了,這也只是我個人一直的看法,并不期待自己的觀點成為什么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