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我團隊招聘了8名運營實習生,最終成功留職轉正3名。Ling在實習生入職時排名最末,0運營經驗,甚至0實習經驗,但3個月實習期結束時,她卻成功拿到轉正名額。她是怎么做到的?
關于Ling0經驗卻獲得offer的原因,我在前面文章里寫過,請參見《那個0經驗的小美女,憑什么獲得上市公司運營實習offer?》
1
Ling是8名實習生里唯一一個沒有運營經驗的小伙伴,是我們這次招聘中最后一個被確認offer的實習生。
入職后的第一周里,Ling雖然和其他7名實習生有說有笑,但工作表現上真是落了下風。
談到網站運營,大家要關注哪些數據時,別的小伙伴說得頭頭是道,訪問量呀,瀏覽量呀,轉化率呀,點擊率呀,Ling壓根都沒有聽過這些術語,她瞪大了眼睛,很吃力地跟著大家的話語去思考。
例會上,別的小伙伴都對產品優化提出了很多建議,Ling卻不太敢說,她沒有經驗,不知道該說什么,更怕說錯了。別人說的,雖然聽懂了,卻不知道他們為什么要提這個,只能先記在本子上。
我分配給Ling的第一個任務是運營我們的論壇,她確實挺努力,兩天就發了10幾個置頂帖,這又導致用戶不能一眼看到重點。
第一周周會后,我和產品經理@fay把Ling單獨留下來了,告訴她,她這周的表現不太好,必須要繼續努力才能跟上大家的腳步。
Ling明白我們的意思,她很緊張,眼圈都有點紅了,反復跟我們說她一定會好好努力,讓我們相信她,再給她一點時間。
我心里也有點不忍,那就再給她一些時間吧,以一個月為限。
2
我們team在公司內部算是一個創業團隊,負責一款新的H5制作工具的開發和運營。在我們推出產品時,市面上類似的產品已經有幾十家了,在行業里有較高知名度和較大用戶量的也有三四家。作為一個后起的產品,我們面臨著很大的困境。
如何突圍?如何打開知名度?如何提升用戶量?
所有人都絞盡腦汁想辦法。
要不,試試找種子用戶吧?到其他平臺上圈了一些人,一對一溝通,拉他們來我們產品上體驗。可是,當時我們產品功能不夠完善,比不了那些成熟的競品,用戶過來之后都不愿意留下來。
要不,試試活動推廣吧?舉辦一個線上H5設計大賽,把獎品設置得誘人一些,多用一些資源對活動進行全面曝光?后來,活動如期上線,參與者卻遠遠低于預期。
要不,試試商務合作吧?列一些知名企業出來,我和產品經理挨家挨戶拜訪,卻發現我們通用型工具不容易滿足企業用戶個性化的需求。
要不,利用公司現有資源做推廣吧?我在公司內部求爺爺告奶奶,爭取了一些引流資源,給我們產品做曝光。流量確實不小,但轉化留存卻不容樂觀。
問題出在哪里?我們該怎么做?沒人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所有實習生跟我們熬過了這一輪一輪的戰役。大家心里都有點打鼓,到底應該怎樣做運營才能有效果呢?
我明顯感受到實習生們的迷茫,不知道產品應該怎么推,甚至有些人都不知道我們這款新產品能不能活下去。起初,我給他們分配任務時,他們都很積極,像打了雞血一樣。慢慢地,他們都有點迷茫,漸漸地對未知的變化有點不能理解了。
比如,coco找到我說,“慧姐,我入職時定位做內容運營,我都還沒有摸索出門道,現在讓我去做BD合作,我該怎么上手呢?我未來要做哪個方向呢?”
當其他實習生對未知的變化感到迷茫時,Ling卻表現得很淡定。每當分配一個工作給她,哪怕是和之前做的內容完全不同,她都能開心接受,還說,“做運營不就是這樣么,多嘗試唄,總能找到合適的辦法。”
我非常喜歡Ling這種性格。做互聯網行業,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適應變化,擁抱變化。
3
后來,我們產品的用戶越來越多時,團隊又有了一項新的工作,維護QQ群,解答用戶關于產品使用的咨詢,了解用戶對產品的需求。
我把這項看起來沒什么技術含量的工作交給Ling了,她沒有怨言,踏踏實實地做,保證用戶每條信息都能被很及時、很準確地回復。
下班后、周末、甚至是夜里十一二點,我都能看到Ling和用戶互動。
就連我們部門聚餐時,她也不停地操作手機,解答用戶的疑問。
慢慢地,用戶的滿意度直線上升,我們用戶群人數越來越大,Ling也越來越忙碌。
其實,很多實習生都不愿意從基礎工作做起,很多實習生都拒絕做回復QQ這樣的基礎工作。Ling這次的工作表現讓我挺滿意。我跟她說,所有職場新人都是從基礎工作做起的,只要把基礎工作做好,展現出能力,就能贏得更多的機會。
4
轉眼到了5月份,實習生們已經入職2個月了,確定最終留職名額的時間也快到了。
我逐個找8名實習生進行一對一溝通,還對每個人都提了同一個問題,憑大家的工作表現,你希望誰可以轉正?
所有實習生都會回答,我希望自己可以轉正,理由是Balabala。之后,有4名實習生都提到,“除了我自己之外,如果我還能提名一個人的話,我希望是Ling。因為她一直很努力,很積極,她做任何事情都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雖然她現在業績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們都看到她很用心。”
哇~原來Ling有這么好的人緣,大家都這么歡她,支持她,愿意幫她來爭取機會。
這說明,Ling的努力被大家看在眼里,也說明,她有非常高的情商,可以和大家達成一片。這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能力。
和Ling溝通時,我明確指出了她這段時間工作上的成績和不足,但她運營經驗實在是太少,我說她留職的可能性會小一些。她忽閃著楚楚動人的大眼睛問我,“慧姐,你這么說,是不要我了么?”
她表情里有很多失望,說話也帶著哭腔了,她說真的很想留下來,真的很想做好一些。這是她第一次實習,她很喜歡我們的工作氛圍,對我們這款產品傾注了很多熱情,真心希望能留下來。
她的心意,我當然明白。她的努力,我也看在了眼里。但為了團隊整體的戰斗力,留職名額我肯定要慎重決定。
這一輪溝通之后,我并沒有很快公布留職名額。眼看畢業在即,有的實習生們開始沉不住氣了。
有些小伙伴會很急躁,在辦公室里用摔書、摔本子來發泄情緒。
有些小伙伴開始做多手準備,頻繁請假,偷偷去其他公司面試,爭取更多機會(請假理由都是學校有事,但我能猜到他們是去面試了)。
Ling和別人的表現都不一樣,在得到我明顯暗示“留職機會很小”之后,她大哭了一場。第二天,她跟沒事的人一樣,該說說該笑笑,該怎么努力工作就怎么努力工作,似乎什么事情也沒發生一樣。
5
6月初,Ling必須要回學校完成答辯,參加畢業前的各種儀式了。從3月到5月,Ling在實習中全勤,沒有請假,這次是不得不回去了。
她跟我說,臨時接到學校的通知,需要當天趕回去,目前手頭的工作可以在學校完成。
我心里很暖,即便回學校,她也還能想著我們這邊的工作,有責任心。
既然她表達了自己對工作的積極性,我決定給她一次鍛煉自己機會。
我們每個月初都會在微信群中舉辦微課,對用戶講產品最近的功能,公司近期的動態和產品下一步發展的規劃。這次微課本來是我主講,但我希望給Ling一個機會,讓她來做講師。
Ling很開心地接受了任務。她先跟開發團隊確認了最近的功能點,然后跟我確認要講的內容,開始準備講稿。同時,和設計同事溝通活動海報,并在我們網站上、Q群里、微信公眾號里做宣傳,擴散活動消息。我記得很清楚,Ling的微課講稿有6000多字,前前后后修改了三版。
最終,微課在6月7日晚8點上線,Ling講述得很成功,語言流暢,邏輯清晰,聲音好聽,活動圓滿結束后,用戶一致好評。
后來我才知道,Ling在選擇演講場所時費了不少心思。她認為寢室環境嘈雜,講課可能會有雜音,會影響聽眾的體驗。為了保證演講效果,她到學校附近的酒店開了個房間,在網速夠快,房間夠安靜的情況下完成演講的(這些她并沒有告訴我,是其他實習生轉告給我的)。
夠用心,夠敬業,夠投入。
Ling的表現打動了我和開發總監,我們基于她這次微課中的努力表現,還有她以往的積極主動,確定將最后一個轉正機會留給她。
當我通知這個好消息時,她開心得快要哭了。
6
這就是丑小鴨逆襲成為白天鵝的故事。從入職時在8名實習生中排名最末,到最終獲得3個留職名額中的一個。Ling的故事夠反轉,也夠勵志。
為什么Ling可以在多位優秀的候選人中逆襲而出?
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她能認真完成交給她的每一項工作,哪怕是在別人看來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的事情。
有些實習生會認為回復QQ是件很low的事情,而Ling卻把維護QQ群工作做到及時、準確、7*24小時。
提醒求職者,別覺得那些“類客服”的工作和粗淺,不屑一顧。對于初級運營人員來說,想快速熟悉業務,快速了解產品,快速了解用戶,類客服的工作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
第二,她對這份工作很看中,始終對工作全力以赴。
Ling入職以后很努力,一直有很明顯的進步。即便我跟她說留職機會渺茫,她也一如既往的努力;即便回學校也不忘記工作,還全心全意準備微課。這種對工作的看重和投入是值得每一個職場人學習的。
第三,她有一顆“擁抱變化”的心,這是互聯網人最重要的特質之一。
當別的實習生對變化產生茫然甚至抵觸時,Ling表現出了對變化的很好的適應能力。
互聯網的發展給各行各業都帶來很大的沖擊,所有人都在“摸著石頭過河”。為了達成目標,大家都要嘗試很多種方法,探索很多個方向,試錯,總結,優化。因此,每個職場人都要有擁抱變化的心態,就像Ling那樣,對于變化做到積極的適應,積極尋找對策和解決方案。
第四,她有很好的人緣,在團隊中有很好的影響力,這點對團隊協作很重要。
有4名實習生會幫Ling爭取留職名額,這說明Ling人緣好,獲得了大家廣泛的認可,在團隊中特別受歡迎。Ling的這些優點都是職場人的重要加分技能。
第五,她可以管理情緒,沒有感性的煩惱,不會因情緒影響自己工作的推進。
當我對Ling說她轉正機會很小時,她也很難過,會大哭一場。但這之后,這事就“翻篇”了,她一如既往地說笑,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就好像什么也沒發生過。
Ling把自己的情緒管理得很好,沒有讓負面情緒影響到自己的工作狀態,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值得所有職場人學習。
我是知識的搬運工:金山軟件運營經理,6年市場類運營類招聘經驗,直屬團隊都是親自招聘。簡書“上班這點事兒“微信群微課的首位分享嘉賓。熱衷面試求職技能分享,幫職場新人傳遞知識,提高效率。
這是我面試求職系列的第33篇原創文章,我已經匯成文集《面試求職那些事》,歡迎正在找工作的伙伴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