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發自我微信公號:艾倫三公子(Timesmusic)
在ST被關閉近兩年后,我依然能夠脫口而出那句slogan:用音樂傾聽彼此。
為了尊重音樂版權,ST在15年7月宣布關閉音樂板塊,并保留一周時間給用戶來遷移重要數據。2016年12月,在關閉音樂板塊1年半后,ST官網域名解析失敗,在沒有告別的情況下徹底走向死亡。
引用Tomi_Enn的原話:再見了Songtaste,再見了有關Songtaste的一切,再見了我們的音樂之夢,再見了我的年少時光。在Songtaste的八年,感謝有你們。 美好的事物從來就不會停止,我們未來見n_n。
依稀記得大約在高中末的時候,意外的加了一個群,里面的群主說了ST這個網站,這之后,ST成了我的音樂來源,也是我尋找音樂,聽音樂的最主要最重要的一個地方。我甚至還小心翼翼把它作為我的秘密,不想和任何人分享它,除非真的玩的特別好的人才會告訴它這個網站。
回憶起在ST的點滴,那是一段如戀人般的溫柔時光,ST的關閉讓我后知后覺,方才懂得什么是失去后才知道珍惜。如今想起來依然熱淚盈眶,我永遠記得那布滿用戶頭像的首頁,沒有一個界面讓我如此懷念,記得那一個個充滿標題黨的音樂和歌單,記得tomi enn , 暗白 ,lisa ,七顏,記得點過無數次的UP,記得那些獨一無二純粹的音樂日志。
在ST度過的歲月中,我結識了一群熱愛音樂,有夢想的人,還加了無數的音樂群,了此不倦地討論和分享音樂。ST對我來說是情懷和回憶,沒有任何一個音樂網站能夠代替,無論是當時的清風音樂論壇、多米還是后來的云音樂、蝦米亦或是QQ音樂。
上大學后依然在用著ST,電腦的文件夾里全是下載的歌,標題一眼看不到結尾,中英文和推薦人名字交雜著,由于每個人推薦的名字都不一樣,怕下載重復的歌,所以我從未對此它們更改過。看看這些超長的名字,哪一個不引起我們點擊的欲望。
再說一些常見的名字,比如前奏秒殺、給力節奏、大氣女聲......
ST作為典型的Web 2.0式的音樂分享網站,用戶在這里可以試聽歌曲、彼此交流、推薦歌曲、上傳音樂、分享音樂見識和結識朋友。ST還有自己的公共分享系統,記錄并分析每個人的音樂愛好,自動尋找你可能喜歡的歌,計算兩個用戶之間的相似度。每天你都會發現新的朋友,你們聽著同樣的音樂,喜歡著同樣的事。
在這里的用戶,是一群真正喜歡音樂和分享音樂的音樂愛好者,那句“一群人,和屬于他們的地方!”來形容他們最貼切不過了。
有人說,ST從首頁來看就是一個非主流的音樂分享網站,那股濃濃的非主流氣息會在你打開網站時就撲面而來,這一點我也不在意,無論在你看來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網站,對我來說它是完美的。音樂的種類繁多,世界各地的音樂都有,你想不到的,想找的都在里面,小語種音樂,游戲廣告里的音樂,各種輕音樂......造成這一繁榮的景象的最大原因之一是因為ST支持本地上傳,所以就有很多用戶把自己多年來收藏的音樂奉獻出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樣一個龐大而又全面的音樂網站。
曾經在ST收藏過很多系列音樂,石進夜的鋼琴曲,flower dance,各種版本的卡農和天空之城,你很難在其他網站找到如此豐富的音樂種類。
記得特別清楚的是當時聽到一首《いのちの名前》,開頭處是獨白mix 酷豬,那個版本至今記憶猶新。也就是那時候才知道酷豬。
ST歌曲的廣泛性讓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音樂口味,面對來自全世界不同語種不同類目歌曲的音樂,我是視野不斷被開拓,我的音樂口味也逐漸養成,熱愛純音樂,熱愛不知名的小眾歌曲。坦白說我真的很欽佩那些上傳者,他們無私地分享著,甘愿把自己的收藏奉獻出來。
ST里的歌曲種類繁多,曲風多異,在互聯網轟轟烈烈發展的當時,人人都在分享和貢獻,那是真正的互聯網精神。如今再看互聯網,除了有限的資源就是各種收費,在上次寫的文章里,我說過,如今的互聯網早已沒有了所謂的共享精神,現在倡導的是追逐利益最大化,連試聽都要收費,更別說下載了。
ST像是一個音樂基地,更像是一個音樂的海洋,大家在這里暢游,彼此相識。
ST也有過app,但是這個app的用戶體驗實在無法用語言去描述,要處于WiFi狀態下才可以聽歌,不能緩存,經常卡帶,應用從不更新,你不能設置音樂播放模式,無論網頁還是客戶端,你喜歡的歌曲都無法下載,甚至很多歌曲都找不到名字。
現在,這個app已經打不開了,ST徹底死去。但即使是這樣,ST在我心里依然保留著一個位置。
ST貼吧里,有人發過這樣一篇帖子。
“這就是中國,雖然不知道國外什么樣,不過中國你本身就是一個各種盜版源的集聚地,大的整不了,就拿老百姓喜歡的網站開刀,電驢沒了,百度影音沒了,曾經的谷歌也撤了,還有一些等等能下載各種音樂電影資源我記不住名字卻永遠打不開的網站,這回終于對ST下了手,就因為ST是一個徹徹底底的音樂分享下載音樂不用花錢的網站嗎?我對盜版的認識不高,我不是學法的,但我只想知道大家把自己的音樂分享出來就是盜版嗎?分享的人賣錢了嗎?說下載音樂需要花多錢了嗎?那是不是我把音樂給身邊朋友聽了 我也是犯了盜版罪給我抓局子里?這幫白吃飽一天天沒事干了 整天封這封那的為了提高業績給領導看?死垃圾怎么不去死!“
還有人建議建立眾籌來復活和維持ST,可是巨額的版權費不是你我靠著點滴的眾籌就能夠完成的。雖然這個想法不能實現,但還有人提議將里面的日志美文全部救出來,那是用戶的的東西,是真正有感而發的內心感受,應該讓它回歸,也算對那段時光有個祭奠了。歌還能在以后找到,但是文字一旦丟失,這種感受就不再回來,也許這也是很多人無法真正離開ST的真正原因。
我相信有這種感覺的人不在少數,ST的離去對于沉浸在這里六年的人來說是難以割舍的,如果你曾經在這里留戀過,在這里投入過,在這里做過伸手黨,那么這樣一份消失的感情注定是悲傷而又無奈的。
知乎網友趙永濤說過這樣一段深刻的話:
ST很早就被多米收購了,多米收購之后這個網站就再沒更新過,除了廣告版面天天換廣告,別的什么都沒動過。甚至剛開始可以右鍵播放器下載,后來不行了,前面可以搜索,后來搜索都經常掛,再后來播放器上的音量調整條都成了擺設。也就是說,從前我們習慣了的、很貼心的功能他們正在一點點地閹割掉。
這一切都是多米的錯,一個圈內知名圈外很少人玩的專業音樂網站,根本就不入知識產權局等相關管理部門的法眼,如果這都要封,那網易云,酷我,酷狗什么的早被端掉了。這分明就是多米自己為之,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讓用戶分流歸化到多米陣營,用上它的播放器,從而剪除其他分支用戶量,達到統一資源,點對點精確廣告投放以求達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多米在幾年前收購了ST之后就想讓ST自生自滅,他們不需要這個平臺,不需要ST的內容和氛圍,他們需要的只是ST龐大的聽眾用戶群以及有限的音樂資源。他們從開始要做的事情就是把ST上的用戶拉到多米播放器平臺。而抓取部分音頻資源這個事情早就完成了。那么ST這個平臺對他們來說就毫無價值可言了,存在著還得維護,不劃算啊,網站好久不維護,現在會員也炮的差不多了,也算基本完成了遷移,好吧,宣布它停掉吧。這就是多米的陰謀。
看似是個聰明的團隊,卻是一群蠢貨。
下面這些點滴片段,但愿與你共聚回憶。
(來自知乎網友整理,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117238)
1.同樣的DJ網站也不少為什么要關ST雖然它操作不是那么的方便,界面也比較老土,下載歌曲還要專用的播放器,但是我們還是愛他,愛著在ST上分享音樂的每一個人。但是就是要關閉了。
2.今天無意間跟同事聊到了的Fade.同事問我最近是不是有個外國歌手很火,叫什么阿蘭的,我問他是不是Alan walker。他說,對對。然后我就跟他講他的Fade已經如何的爛大街,我2012年(這里我記不清是12年還是13年這首電音就在ST里火的不行了)就聽爛了的神曲。然后突然想到自己好像已經很久沒有上ST看看了。之前上過幾次因為無法播放歌曲后,就差不多把這個網站遺忘了。
3.我知道ST的時候十年前吧,具體是十還是九記不清了,我是通過FF520了解到ST的。那時還是上高中,像這們這樣的4線城市還處于有個隨身聽過度到MP3的時代,那時普遍聽的都是周杰倫,陶喆,蔡依林,孫燕姿,哈韓也就是東方神起,SJ,還有一些吐嗨DJ老鼠愛大米,香水有毒什么的。當年晚上通宵到沒事干,逛FF520論壇,在音樂版塊聽到好多好聽的歌曲經常會看見songtaste字樣,好奇的我輸入ST的域名之后,仿佛打開了音樂世界的大門。源于ST主頁的特性,也不用去找什么歌,直接在主頁全選試聽,然后不停的添加到音樂盒。各種各樣類型的歌曲,歐美,日韓,華語流行的,一些不流行但很好聽的,純音樂,歪歌惡搞.....
最喜歡的還是剛上ST的那兩年,真的是每次上去都會有驚喜,后來電音慢慢流行開來,
ST慢慢像各種串燒轉變,這段時間紅了一個叫皇家禮炮的,然而舞曲電音開始的流行也使我也就慢慢的越來越少的上ST聽歌了。
上ST的路程確實跟樓上那個馮帆,很像,最先開始用多米手機電腦都只用多米,到現在用網易去音樂,能同時喜歡一個東西的某些人他們確實會在某些方面有著驚人相似的同品位。
今天再次打開songtsate,發現連域名都已經沒有了。莫名的傷感,好像喜歡的東西到最后都會離開或者不見。FF520,songtaste,還有已經快記不起的甲乙丙丁。
4.Songtaste是我登錄得最多的網站,沒有之一。從2009年開始,每天都會登錄,看日志、寫日志、聽音樂。老實講,ST的音樂有替代品,網易云音樂就用得不錯。大概3、4年前我就不再在ST上聽歌了,界面太差。
但是ST的日志系統是獨一無二的。這實際上是一個帶有弱社交功能的輕博客,既能保證隱私又能保證曝光率。我迷上ST,也是因為日志。這里的日志絕無豆瓣的喧囂,也不會像網易博客那么熱鬧,但首頁推薦使得日志總有讀者。
這種在隱私和暴露之間的平衡,讓很多人寫下真實的自己。我也是。
這個系統里,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Tomi_enn的音樂,而是“十三月的花園”的長篇日志。音樂總會在別處找到,但日志是獨一無二的,這每一篇日志都是一片片的人生。
沒了,就是沒了。再也看不到了。
5.那里應該算是最美好的音樂記憶,直到現在還是最喜歡它的界面,喜歡大家為標題黨熱議,喜歡大家為自制專輯的封面學PS找圖,希望那些流淌心靈的推薦言……
一直以為songtaste會一直在那,
無論我什么時候想起它,
都可以再次擁有它,
可惜了……
6.09年左右,當年還玩著街頭籃球,為了找幾首RAP,為了找幾首天津飯,天津臉的歌,注冊了songtaste。一晃幾年,大學時,ipod里也是songtaste下的歌,有些名字雖然很長,但是在Ipod上也不用修改,也能讀出原始的名字,不少歌的rap版,st上都有,后來不知道什么時候這上的歌曲需要用多米下載,不愿意用qq聽,好多歌qq上都沒有。轉眼研究生,也是一直用了三年,ipod好久不更新,但是喜歡的歌,還是添加在多米的喜歡里面。畢業前看了張元的北京痞子,開場是崔健老師的一首歌,依然在多米上可以找到。一直放到夏天畢業...某個上班的下午看到多米因為版權好多添加到喜歡的歌已經不行了,好多崔健的歌也都掛了,依稀感到版權問題來了。在公司,因為網,也用qq,多米少了。直到剛才,有點困意上了st,發現已經變了。然后看到知乎這個問題,留下了一些上面沒什么營養的回憶。
7.自從知道songtaste,才找到自己由心喜歡的歌,才發覺以前聽的歌都是什么鬼~songtaste關閉后一段時間繼續用著多米,可是之后多米好多歌也搜不到了,然后又用蝦米,蝦米根據根據喜愛推薦歌曲,偶爾偶爾能聽到一首不錯的,但是都再也不能像songtaste里的歌一樣讓我能堅定這首歌會永遠住在曲庫里~還有很大一部分歌真的難聽瘋了!!!!客氣的是一些很一般很一般很一般的歌居然還好意思要錢!真是不要臉了!!!!
8.雖然不得不說泡在ST是我最非的年齡段……但是在里面聽到了被改成莫名奇怪的名字的R&B.然后總在奇怪的地方聽到原曲,然后才知道真名,每一次“總算知道這歌的名字”的感覺也只有ST能帶給我的。 ?俄語 德語 法語 亂七八糟的蘇荷SOHO酒吧 remix ...如今換到了網易云,沒有那股懷念的非氣,沒有那段時間每天上來點來點去找個,沒有那種踩地雷的感覺2333有點不舒服的說……
9.因為一段一直難以忘懷的旋律,今天再次打開song taste,才發現他因為版權問題永久關閉了。一時間真的不知道說什么才好。從初三到現在大四。雖然上大學以后認識了蝦米跟網易云音樂。雖然多米的app真的弱爆了。但是在只有智能機和互聯網的中學時代,song tase就像一個神秘的朋友,帶給我無數的好音樂,無數的感動與驚喜。
感謝songtaste這個音樂平臺,感謝他優秀的歌單和高質量的用戶,在這里我第一次接觸了更廣闊的電子樂和后搖。也接觸了chill out 和deep house。電腦里面還有一個文件夾叫songtaste.存著當年從網頁上黑下來的歌,一首首被網友重名命修改備注至今都舍不得改名字的mp3。
不知道該不該怪多米。到現在也已經不重要了。曾經songtaste留下的美好,會永遠在記憶中,像那段始終找不到,卻又忘不掉的弗朗明哥吉他曲。
10.一個朋友曾經很鄭重的告訴過我song taste對他的影響和幫助。
這個網站在2006年創建,那時我已經快高二升高三了。中國的版權意識越來越強了,法律也在規范保護,這是一個陣痛期,不僅僅是網友們無法免費獲得好資源,還失去了一種分享和表達的方式,不是每個人都能在現實生活中游刃有余,音樂、電影是沒有肢體的語言,也是和他人溝通的橋梁,畢竟人不可能沒有被了解的欲望,興趣相同的人們更適合在一起溝通信任。
我相信社區是有氣質的,而氣質大部分都是初期用戶帶來的,每當一個社區紅火,慕名而來的人反而會擾亂原本的氣質,(參考現在的知乎,動怒的人越來越多,說什么都有人噴,這不是初期用戶的氣質。)但這也是一種進步的方式,畢竟知乎的口號是和世界分享知識、經驗、見解,而不是和相似的人分享知識、經驗、見解。這是一個可以預見的必經的過程,也是網站接受大眾篩選的過程。
突然想起電驢以前是很好的下載軟件,中間被封也是因為版權等問題。
人們懷念社區,也是因為自己在從中得到快樂和認可。這和人際交往關系很像,一份快樂通過分享變成兩份快樂。如果上網只是為了更快得到最終答案,而忽略整理資料和獨立思考的過程,最終答案不僅僅是單一的,也沒有轉化為自己的答案。人際交往里越是像對方索要未來忽略過程的人,越是容易成為過去。
我并不想雞湯的說一個網站或者一段的經歷會給人們帶來多么大的幫助,也不是經歷了那些以后的生活會越來越好,它甚至不能解決我們當下的困惑,我知道我終將再回到風雨中,可是我多么感謝這一段經歷給我帶來的安慰和美好。
有你們的紀念,SongTaste的創辦者會很開心的。
11.很早很早以前,開始用st,甚至電腦的一個分區都是裝ST上自己喜歡的歌,逛論壇和群,結識很多很有意思喜歡音樂的朋友。 Tomi_enn電腦插曲,雖然很冷門,但是有時候常常能夠撿到自己喜歡的歌。很多年過去了,每每想起還是會懷念在ST淘歌交流的日子。
就像一棵樹,
你轉身時總能看見他在那兒,
你需要的時候,總能找到想要的,
然而這次被連根拔起了,
只剩下一個難看的坑,
提醒著他曾經在這里看著你很久很久,
不覺中,心里也缺了這么一塊。
明明是同一首歌,但是在ST聽到的總是比別的播放器好聽,
是我太過于偏執了嗎?
12.我是Songtaste的charun.
2017.1.1 當我們許多人打開ST這個網站時,卻發現,曾經的ST再也無法打開,網站永久關閉。承載了我們的青春的音樂網站從此畫上句號。
在了解songtaste之前,有一個音樂網站叫kupig,每天會更新一些經典音樂。在當時瘋狂免費下載的時代,這些伴隨著高中時代一直到了大學。后來發現Kupig里很多音樂都是從songtaste里鏈接過來,索性到了ST發現那里幾乎就是一個大歌庫,在百度上無法下載的英文音樂在ST全部都能找到并且下載。
從2009年4月到今天,在ST認識了很多好友,包括現有的或已推出的,經歷過瘋狂的廣告,經歷過非主流時代,經歷過動蕩的多米承包,到后來的音樂板塊關閉。
在那個沒有瘋狂刷屏、喊麥、送禮物的時代,我在ST上我認識了我的學姐,也是她的推薦讓我去了我的第一所大學。在那時,我每天都會去那里記日志,為一個不可能得到的人。現在,我稱這篇叫青春。到后來,一個叫小熊貓的用戶的出現,無緣無故的,讓ST用戶瘋狂刷留言,滿屏的臟話。這時我發現,ST已經不是原來經常推薦好音樂的ST。再到2012年,一位叫娜迪亞的人的出現,讓當時的ST用戶為止沸騰。因為每天占據首頁推薦的人必是他。而點進他的主頁推薦的都是一些非主流喊麥類的HI歌,我在想:我跟不上時代了,還是ST被水軍收購了?
后來的后來,隨著學業加重,隨著ST廣告泛濫,我不再經常去ST,但一有時間,我還記得,這個地方我曾經來過,有時我依然會去問候這些在網上認識的朋友們。
2014年,隨著多米的崛起,ST不再繼續更新音樂,所有的播放器都無法播放音樂,我以為ST就這么沒了。瘋狂的問了ST管理員才知道,音樂板塊永久關閉,而日志部分仍然對公眾開放。我以為,這個地方,只是靜靜的躺在了那里,說不定未來哪天,當我想繼續回味青春的時候,我仍然可以回來看看。
可是,這都是過往云煙啦……
就像ST某位紅人說過:請記住,這個地方我們曾經來過。
2017.1.14夜
13.ST里一直占據榜首位置的Tomi_Enn對我來說,簡直就是我大半初高中生涯里大半休閑時光的一個傳奇。基本上他推薦的歌每首不落的聽,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存在于我的歌單。
我還記得在自己很無助的時候給他留了言結果還回復了我。讓我激動了好幾天。
生長于一個小城,ST的存在就像是當年那乏味蒼白的青春里一朵與眾不同的花,甚至舍不得分享。
雖然對歌曲版權的尊重是件好事,但是它的關閉,從某些角度上來說亦是關閉了我的部分青春以及那些大雨滂沱的夜晚一個人開著電腦聽歌的回憶。
14.從我第一次聽它是在我上初中的那個早戀問題的夜晚,從初中到現在陪伴了我九年之久了,在前一陣子的不能播放到現在的直接關閉,讓我從期盼到絕望,它已經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無論是籃球的對決還是舞動的奇跡,我沒有它就覺得是沒有了靈魂,它收納了那么多奇妙的音樂,然我的心靈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沖刷。我好想看到它再次綻放在網頁的叢林,你們覺得這樣收購關閉它是對的么,你們這是殘忍的結束了別人滿滿的依賴和回憶。沒有了震懾靈魂的和滋養心靈的歌聲,我覺得是音樂上的一大損失。就像歐洲沒有了羅斯柴爾德家族家族,經濟倒退一百多年一樣,音樂使用搜集史沒了songtaste我覺得還有聽下去的必要么,我選擇OUT。也不知道還能不能遇到像深愛的它一樣的搜集者能讓我心動了,用現在流行詞就只能沖你呵呵。
15.作為90后,我接觸網絡比較晚,大概09年、10年才開始慢慢的開始學著上網。最早的時候買了好記星,MP3,那個時候下載還是要去購買點,然后排著隊在購買點的電腦本地文件里復制下載,后來越來越滿足不了我的聽歌胃口,于是我開始自己學著去網吧下載歌曲。
我記得最早的時候,當我發現百度MP3搜索下載,不知道有多開心,那個時候最開心的不過是坐著自行車從林蔭道穿行而過,夏天的陽光從樹影中灑落下來,耳機中放著喜歡的歌曲,那時候都聽“小手拉大手、香水百合”什么的,聽著歌慢慢成長,感覺自己擁有所有。
后來某次意外發現了“5388.com”的網站,在這個網站上開始慢慢接觸英文歌,我還記得每次下載的時候,歌曲的名字后面都會帶上“5388.com”字樣。那個時候淘到一首好歌,簡直是要天天聽到長毛的節奏。后來意外收獲了“songtaste”,怎么說呢,隨便打開列表,任何歌單都可以聽一整天,每首歌都那么特別,就好像意外點開了另一片地雷的區域,感覺自己擁有全世界最豐富的寶藏。那個時候常常是打開頁面,放歌,然后打開別的頁面去做自己的事情,手機上那時候也裝了ST的應用,和豆瓣音樂混合著聽。
后來大學畢業也很久不聽歌了,KTV常唱的就那么幾個首歌,什么人什么時候什么氣氛,該唱什么,自己都心里一清二楚。偶然聽到別人唱了一首好歌,也會回去仔細用歌詞一點點搜索,但是已經沒有更多的獲取渠道了,最上口的幾首歌無非是街邊大甩賣的背景音樂,還有別人電話彩鈴的網絡歌曲,誰發了專輯,誰參加了音樂會,在網易云上看看,但是再也沒有擁有寶藏般的感覺了。
為什么說這些,ST也許不會是第一個,但是我希望至少這個過程能慢一些,我們需要一些東西來表達和傳遞,而非永遠的宏大“中國夢”說辭。
那是一種純粹單純的時代,每上傳一首歌都期望著獲得聆聽和點贊,沒有任何的利益熏心,彼此分享彼此交流,即使是那一個個被起的那樣煩長的標題在如今也是如此懷念,更別提那千萬篇灑滿我們壯志豪情、心事和感受的日志了。
ST是一個時代,它不但集中了優秀音樂愛好者,還用最實際的行動來向我們表明,這特么的才是互聯網精神。
我曾在ST揮灑過青春的音樂激情,曾在無數個夜晚淘歌聽歌,寫下只字片語的音樂日志,也曾在懷揣音樂夢想的人群中和他們交談火熱......我懷念我的用戶名,懷念點過的每一個UP,讀過的每一篇日志,懷念每一個認識的人。
當一切遠走,我才明白,這浩瀚的世道猶如大海,冷漠無情暗涌起伏,我們都是海里的一滴水,彼此碰撞,交融,最后都消失在深邃的海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