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倦怠被定義為一個長期的,消極的情感狀態。包括情緒衰竭,身體疲勞和認知的厭學。倦怠被認為是長期暴露于工作壓力環境導致。在《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中,倦怠編碼是Z73.0,定義為“極度疲憊的狀態”。倦怠可能導致許多不良健康結果。例如,倦怠已經前瞻性確定為冠狀動脈心臟疾病危險因素。對個人工作者、組織和社會整體來說,倦怠一直被看作是不斷增長的負擔。
? ? ? ? 抑郁的主要特征是缺乏快感和心情焦慮(美國精神病學協會[APA],2013年)。抑郁與急性、慢性壓力因果相關。抑郁的個人傾向,如功能失調性態度的表現:病理性完美主義、需要贊同、沉思反應,重復、被動地專注于一個悲痛現象的原因和后果,缺乏積極的應對和解決問題來減輕焦慮,態度悲觀(將負面事件歸結于內部(自定),穩定(不會改變),全范圍(可能會影響到生活的各個領域)的消極傾向)。
? ? ? ? 抑郁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在美國,約17%的成年人在其一生中至少有一段嚴重抑郁的經歷。在比利時,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和西班牙國家抑郁癥患病率被估計為13%。中國現有的數據指明抑郁癥患病率為6%。
? ? ? ? 1974年,學者Freudenberger在其早期開創性的關于倦怠的文章中指出當經歷倦怠時,人的表情,行動看起來低迷。1997年學者Maslach和Leiter在他們的研究中強調倦怠不僅是消極情感的出現,而且是積極情感的缺失,所以倦怠與快感缺乏和心情焦慮兩個抑郁的核心癥狀相聯系。2004年,學者Schaufeli和Buunk強調“倦怠的個人感覺無助,無希望和無力的“,建議其學習研究抑郁的習得性無助和無希望理論。在過去的10多年,大量的抑郁倦怠經驗主義證據在不斷增長。倦怠抑郁在病因學和癥狀學上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 ? ? ? 2016年,瑞士納莎泰爾大學Renzo Bianchi和美國紐約市立大學Irvin Sam Schonfeld合作的一項關于倦怠與抑郁認知方式是否相關聯的研究結果發表在雜志《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上。研究結果表明功能性失調態度,沉思響應和悲觀態度與倦怠相關,倦怠者看起來生活在抑郁認知世界。
? ? ? ? Renzo Bianchi和Irvin Sam Schonfeld選擇了美國紐約市、紐約州、加利福尼亞州,俄亥俄州、密蘇里州和馬薩諸塞州等18個州公立學校的1386位教師參加了這項研究。研究分成兩個部分,網絡問卷調查和數據分析。教師首先參加網上問卷調查,這些問卷由一些量表工具組成,能確定參與者性別、年齡和工作年限,能評估倦怠,抑郁,功能失調性態度,沉思反應,悲觀態度。
包括:
Shirom–Melamed Burnout Measure (SMBM)倦怠測量表;
抑郁癥篩查模塊(PHQ-9);
功能失調態度測量簡表(DAS-SF1);
Ruminative Responses Scale refined version;
Depressive Attributions Questionnaire。
? ? ? ? ? 數據分析中,如果參與者的SMBM分值至少是5.5/7.0,他們被歸為倦怠一類。大約10%的女性參與者(n=102)和7%的男性參與者(n=22)被歸類在倦怠的情況。倦怠女性中,抑郁癥狀程度為:嚴重,38.24%(n=39);中度嚴重,36.27% (n = 37);中等,21.57% (n = 22);輕微,3.92% (n =4) 。倦怠男性中,抑郁癥狀程度為:嚴重, 50% (n = 11); 中度嚴重,22.73% (n = 5); 中等,22.73% (n = 5);輕微, 4.55% (n = 1)。
? ? ? ? ? 無倦怠狀況的參與者沒有抑郁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