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煙,歲月芳景一時新,從教四年,三尺講臺桃花年年紅,時間似乎沒有流動,然而那些孩子的的確確面容全新,毋寧作為從教者呢,可有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初心歸原處?
初出的雛鷹無畏于天空的廣袤,勇敢的沖擊長空,然而當歲月在粉塵中堆積,內(nèi)心的激流漸次枯竭。日復(fù)一日的重復(fù)一種機械的工作,讓我們對待孩子,對待教育產(chǎn)生深重的倦怠感,繼而,孩子只是工作的對象,工作只是時間的度過,如此,我們可有對于人生的一縷追求?人心散了,靈魂便不再有趣,工作又如何能夠享受呢?虛擔著“人民教師”罷了!
然而黑夜降臨,靈魂獨顯,我無比清晰的聽見吶喊,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為師者,責任何在?不在于準時上班,不在于完成教學任務(wù),不在于遵守規(guī)章制度。因那只是作為一名工作者的職責,作為教師更應(yīng)從本心出發(fā),從自我出發(fā),從熱愛孩子出發(fā)。我們不是高高在上的執(zhí)教者,我們是蹲下來與他們看世界的大孩子。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作為教師,心活了,課堂自有了生氣,日子活了,歲月自有了生趣。
我們的黨如一位前輩時刻提醒我們記住自己本來的位置,我們的政府似一位導師時時啟發(fā)我們?nèi)绾问刈∽约旱奈恢谩W鳛槠胀ü瘢粋€人的價值體現(xiàn)在于能夠承擔自己的責任,并且無畏于自己的錯誤。而作為教師,因以自己的所思所想澆灌嫩芽,給予它們向上的品質(zhì),堅韌的品格以及為人者自立君子的姿態(tài),望歲月滄桑,看人生起落,自有風骨傲青天。
一根教鞭揮的不是黑板,而是人生百味,桃李芬芳!
蘇軾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我卻自解為:一個人可以不聰明、不明智,卻不可無初心之志。唯一個人有著對生活,對歲月的敬畏、執(zhí)著、方能不被生活的巨浪掀翻,不被名利的誘惑俘虜,方能安守于心。作為教師更因懂得自我反省、自我剖析、自我固守。
對于那個會說“早上好”“明天見”的孩子,那個會跳會鬧,會哭會笑的孩子,那個會寫許多許多童真童趣語言的孩子,我們怎忍心不安守“實實在在”呢?
我們教授孩子懂得為人知事,可曾問詢過自己呢?一花一世界,一語一人生,浮生驚夢,莫遺失了自己的靈魂。
于教育,于學校,于條件,我們作為鄉(xiāng)村教師,能獲得的,能汲取的無非孩子的童真童趣,孩子的歡聲笑語,孩子的茁壯成長。
然而我們不僅不能忘記作為教師的職責,亦不能忘記作為教育的職責。我們不是法官,教室不是刑場,分數(shù)不是標準,教育的基本在于孩子獲得新知,在于明辨是非,在于承擔責任。
我們捫心自問,教育是一次次分數(shù)的攀登嗎?
我多么希望,有一個聲音,純?nèi)惶煺娴恼Z言,鮮花在叢中掀開裙擺,孩子閃動著活潑的眼睛,田野間樸實的秧苗點點綠意,老牛哞哞的呼喚著歸家的哨音,童稚的書聲郎朗升起,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世界不只有仰望的角度,還有蹲下的姿態(tài);世界不只有江河湖海,還有萬紫千紅;世界不只有歲歲月月時時新,還有春來冬去心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