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6
我的2016可謂收獲頗豐,在2016,我算是真正踏上了編程的道路。從第一次寫出2000行的命令行C語言版的“京東購物管理系統”,到跟隨14級的學長進入Android開發的坑。從C語言到Java再到C++。從Github的發現再到搭建靜態博客,從跟隨學長完成第一個Android項目再到自己獨立完成Android前后端的開發。我對自己的這一年還算滿意,我沒有受到環境的影響自怨自艾,而是積極主動地屏蔽外界的影響。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編程出現的種種問題我大多數都能夠自己想辦法解決。總結我的2016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點:
- 當你什么都不會的時候,看視頻入門效率最高。因為我發現如果一個人對編程某個領域的知識一無所知時,看書只會拖累進度和打擊自信心。而視頻(特別是慕課網)往往是針對零開發基礎的人準備的,看視頻能快速入門。當你入了門后就不要看視頻了,這是書上的內容往往你就已經能夠通過鉆研弄懂了,這時候書上兩三篇就可以講完的內容視頻往往要講一兩個小時。
- 正視自己的英語缺陷。很多人可能剛開始看英文文檔時瞟兩眼就覺得看不懂就不看了。我在學習Android時發現,Android的英文文檔其實講得很詳細,每個類的繼承關系都列得很清楚。乍一看仿佛什么都看不懂,其實仔細看看,不懂的查查電子字典(Chrome的插件是神器)還是可以弄懂的。
- 一定要實踐。我認為編程是一門實踐大于理論的學科(也許算法除外吧)。如果只看書不寫代碼的話,恐怕是無法真正弄懂的。我在學習Android時非常有感觸。最開始學四大組件時,我就在想這什么東西啊,于是我一遍一遍的看,想像高中做數學題一樣把他它就在紙上弄懂,結果效果仍然不是很好。直到我親自動手寫Demo的時候,我才知道并記住該怎么用。
- 不要害怕未知的東西。我在申請學校開放性實驗項目時嫌原來我做的APP功能太簡單,上不了臺面,于是自作主張在立項書功能介紹里加入了后端。其實當時我對服務器和網絡這方面是完全不懂的,我確實當時心里也有點慌,萬一實現不了怎么辦。于是我在網上搜索服務器端的知識路徑,后來得知Python+Flask這種輕量級的框架最適合我這種APP。于是二話沒說開始學Python和Flask。結果沒用到一個月就把APP的服務器搭建好了。從這件事上我總結出在編程上的東西往往都沒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難,也沒有你想象中的簡單。
展望2017
2017將是我編程的第二個年頭,也是我沖擊BAT名企offer的很關鍵的一年,我給自己設置如下幾個目標。
- 鍛煉身體。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對程序員來說更為重要。而我由于從小體質弱,身體狀況一直不太好,所以我希望2017年能長壯一點。(只不過說實話,長胖這件事恐怕對我來說比寫代碼還難)
- 熟練各種數據結構和算法。這也是我這個寒假的學習重點,我準備結合斯坦福和麻省理工的視頻在這個寒假好好啃啃《算法導論》。
- 學習前端技術。在這個時代恐怕人人都要回點前端才行吧,特別是現在前端這么火我又不想不自己的路限制在Android上。
- 繼續學習英語。我希望通過各種辦法,將我的英語提升到能輕松讀懂英文文檔和英文技術書的水準。
還是科比的一句話激勵自己:Somebody has to win,so why not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