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得空回了一趟農村老家,感覺全身心都得到了放松,空氣中也是自由自在的味道,整個人都感覺身心舒暢,愉悅無比,真乃“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天上的云來來去去,可以很高,也可以很低,可以很遠,也可以很近。車子在山路上穿行,兩邊全是茂盛的樹木,在微風中搖晃著自己的枝條,仿佛在夾道歡迎遠方歸來的親人。恍然間覺得自己像是坐著童話里龍貓的公車,幸福感溢滿胸懷。
晚上,小山村里落了一場大雨,想來夜半時分大雨嘩啦嘩啦,再無其他聲音,定然也是另有一番趣味的,可惜我睡的太香甜,不曾聽到。一夜好夢,早晨被屋后學校里學生早操的口號聲叫醒。
洗漱完畢,在村里隨意走走,空氣特別清新,樹葉和草地上都還掛著晶瑩剔透的小水滴。夏日的早晨,小山村里還有些許涼意,沿路走著,遇到相識的鄰人,簡單打個招呼,又繼續前行。
樹上有小鳥在聲聲叫喚,聽著像是“姑姑,褲,姑姑,褲~~”,想起小時候聽奶奶講的有關“姑姑褲”鳥的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小男孩特別命苦,從小父母都過世了,小男孩便在姑姑家長大,姑姑家里也很窮,還有好幾個小孩,一家人總是吃不飽,穿不暖。有一年天氣越來越冷了,可小男孩還沒有棉褲穿,姑姑便給他做棉褲,可是每天都要干活,就耽誤了時間,棉褲還沒有做好,小男孩就被凍死了。他死后化作一只小鳥,每天都在叫“姑姑褲,姑姑褲”~~~。
長大后,才知道“姑姑褲”鳥的傳說有很多個版本,可是我依然相信奶奶給我講的這個傳說,每次聽到“姑姑鳥”的叫聲,心里便會想起奶奶。
散步結束,回家吃完早飯,坐在院子里看書,累了便合上書本,舉目遠眺,視野之內全是一片郁郁蔥蔥的綠意,對面山上的大樹長的欣欣向榮,像是對我訴說著不盡的故事。
院內雞媽媽帶著一群雞寶寶在覓食,有小鳥飛來落在庭院內,一會又飛走了。看著院內家長種植的果蔬和從山上隨意撿回的形狀各異的石頭,瞬間覺得特別滿足和愜意,想起自己好像許久不曾這么安靜的欣賞小院內的景色了。
在城市里,每天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感官都要麻木了,回到我的小山村里,仿佛又找回了一片安靜和純真,感官也變得敏銳,為大自然的一點一滴美好而發自內心的喜悅。在這里,除了拍照和打電話,幾乎不會掏出手機來。全身心的與大自然互動,感受自然的大美,感受自己的內心。
想起之前在網絡上看的一個小段子,“小時候騎個小破自行車,吃著家里的白蘿卜,看到有錢人開著小汽車,吃著肉,喝著酒,住在大城市的高樓里,心里羨慕死了!終于啊,等到長大了拼命掙錢,終于開上車,吃上了肉,喝上了酒,回頭一看---,有錢人又開始騎著自行車,吃著小時候家里喂豬的野菜,不吸煙了,也不喝酒了,還住在山里面,就想問問,你們到底想干什么?能不能提前通知我一聲,我好在原地等你,這給我累的!還得往回趕!”
有人說,從農村到城市是發展的一小步,從城市又到農村是進步的一大步。其實,我覺得,城市和農村從來都不是對立和割裂的,農村有農村的辛勞,城市有城市的疲倦,無論生活在農村,還是生活在城市,都有它的不容易,也有各自不可替代的優勢。徹底拋棄農村和徹底拋棄城市,都是不對的。走出去后選擇再回來,和從未走出去,也是不一樣的。
我很慶幸有這么一個小山村,讓我累的時候可以回來歇歇,暫時放緩腳步,成為靈魂棲息的港灣,給我充充電,繼續前行。希望未來更多的人不再像度假一般回老家,大家可以從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心靈放松和繼續前行的平衡點。
“還記得,你說家是唯一的城堡,隨著稻香河流繼續奔跑,微微笑,小時候的夢 我知道,不要哭,讓螢火蟲帶著你逃跑,鄉間的歌謠永遠的依靠,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