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迪拜要飯、瑞士掏下水道之后,最近我們又看到了很多這樣的新聞:
《煎餅攤大媽月入3萬 把女兒送出國》
《又扎心了!大爺景區賣饅頭月入6萬》
《老漢賣牛腸月入十萬 供女兒澳洲留學》
《大媽每天捆4千只大閘蟹,月入超2萬》
《當年百萬建鴿舍 現在賣鴿食月入10萬》
《80后帥小伙闖蕩非洲 做川菜月入十萬》
《辭職做民宿一年發展迅速月入幾十萬》
《職業紅娘月入10萬 市場很大》
……
每次看見這些報道,眾網友的心都拔涼拔涼的。感覺自己在職場苦兮兮的打拼這么多年,還不如去擺攤賣饅頭!
前天騙我去迪拜要飯,昨天騙我去瑞士掏下水道,今天又騙我去賣饅頭!還能不能好好工作了?
這里分享一個親身經歷。我有一朋友一直鼓動我和她做點小生意。但我對她印象很一般,當初在單位, 她每天都在跟一位海歸小姐姐上演職場心機婊大戰海歸白骨精的戲碼,所以并不太敢跟她合伙。
可沒想到她單飛短短一年,月收入就超過了我的5、6倍,當時我還真是有一點小后悔。心想如果跟她合伙,雖說不能實現財富自由,賺個小富即安也是指日可待的。
那段時間,我時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叩問自己:在公司坐班,真的是我人生最差的選項嗎?
后來我發現,并不是。
拋開每個人都有自身獨有的能力與天賦不談,我們所看到的那些劍走偏鋒發家致富的案例,只是極少數罷了。全中國賣饅頭的何止數十萬,出了那么幾個月入數萬的個例,就驚動了各大媒體報道,可見其余從業者收入得有多苦逼?
也許你會說,不一定非得賣饅頭,餐飲業有很多可以做的。然而,餐飲業還真不是那么好干的,因為門檻低,競爭就特別激烈。下面是某餐飲業網友現身說法:
@靜聽松風寒
曾經開過X國福麻辣燙,開業時正值三伏天。早上4點多,我被無數個鬧鐘炮轟起床,情不自愿的一只眼睛睜開開車農貿批發市場,來回往返農貿市場幾次搬貨。
回店里,分配店員摘菜,洗菜,分菜,上菜,這個動作因為非常持續,所以很多人腰都受不了,然后我開始配料,做骨湯麻辣燙湯料,這個是每天必做的任務。夏天的時候,每次的汗水都在往鍋里啪啪的掉,汗水淌進眼睛里,蟄的眼睛睜不開,水蒸氣一直沖著你身體噴。特別是夏天,根本受不了那個熱。
然后開始大火燒水,這個期間,不管廚房多熱,你也要在里面呆著,因為湯鍋里的湯,隨時可能撲出來。準備主料這個過程最痛苦,主料都是成包來的,凍的死死的,每次切都把吃奶的力氣用出來了。
然后是忙的一塌糊涂的營業,不談。直到深夜十點,顧客終于都滾蛋了,我面對著那個煮湯鍋,心想,你麻痹,又刷鍋,真心刷不動啊,那鍋上的油,那費勁的,真心不是蓋的。但沒辦法,刷吧……
我付出的這么多,真心比當初學習時累的不知道多多少倍,雖然收入頗豐,但是我覺得這個行業很容易夠到天花板,一年三五十萬,一般也就那樣了。
可見就算是做餐飲,也是一份汗水一份收獲,累死累活不說,效益不好的話,還不如打工呢。還有人開玩笑說,前陣子報道瑞士每年沖入下水道的黃金都價值千萬人民幣,上班還不如去掏下水道。
其實這樣的調侃想想就行,真要去做你就會發現,那些黃金以工業廢水的形式,散布在整個城市的下水道系統,收集+提煉的整個過程成本可能都要耗費數百萬元。別人也不傻,就算你真做到了,政府的500元錦旗可能正在趕來的路上。
當然了,在這個萬眾創業的時代,沒有人甘愿做一條咸魚。機會遍地都是,只要你有才華能吃苦,時刻做好迎接風口的準備,機會總會到來。
問題在于,財富不是毛毛雨,不會從天上自己掉下來。不必太羨慕那些一夜暴富的人,一時的成功不等于一世的成功。上天能讓人一夜之間家財萬貫,也同樣可以讓他一夜之間傾家蕩產。
就像無數人準備入坑大撈一筆的比特幣在中國被封禁,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歸根結底,不論從事什么樣的工作,自身的能耐才是你一生中最大的依仗,其他神馬都是浮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