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老師學生來說,12月中旬可能意味著進入“復習”高峰階段,那么,這個階段如何有效利用時間?如何提高復習效率?復習又有那些注意事項呢?
家長篇
克服幾種不良情況
做難題
有些家長覺得復習就是做題,難度越大越好。其實不然,做難題至少有三方面的負面影響,一是影響孩子的自信,產(chǎn)生消極的心里暗示,自己嚇唬自己;
二是會打亂孩子的思路,知識是成體系的,理解了才能運用;
三是會耗費大量精力,使孩子得不到適當?shù)男菹ⅰ?/p>
疲勞戰(zhàn)
有些家長讓孩子在復習時拼命抓緊時間,可謂是分秒必爭,甚至挑燈夜戰(zhàn),這很有可能使孩子陷入身心疲勞,還會使孩子思維不清晰。
看弱點
有些孩子平時覺得自己還可以,但到考前幾天,開始大量發(fā)現(xiàn)自己的弱點:這些單詞怎么沒印象,這個題還不會做……于是便重新開始復習,一旦考試必然大腦亂作一團,原來會的知識也記不起來了。
所以,在考前無論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弱點,都不要過多地去想,要有一個平常心:現(xiàn)在是復習已掌握的知識的時候,而不是再學習新知識的時候。
家長在孩子準備期末考試過程中的角色
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的學習方法有問題,家長切不可過分指責,當務(wù)之急是想辦法幫助孩子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
創(chuàng)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
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以便讓孩子集中精力盡快完成作業(yè)。有些孩子喜歡一邊玩一邊做作業(yè),為了幫助他們改掉這個壞習慣,家長應該給孩子做出好榜樣。
在孩子努力學習的時候,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兒看電視。如果孩子在看書,家長們也不妨拿起報紙和書本與孩子一起充充電,如此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種熱愛學習的家庭氛圍。
合理制定作息時間
讓孩子明確什么時候可以盡情地玩,什么時候必須專心地學習,養(yǎng)成勞逸結(jié)合的好習慣。
不指責、不抱怨
就算老師留的家庭作業(yè)確實過多,家長也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兒抱怨老師的不妥,而是應該強調(diào)家庭作業(yè)的正面意義,以免刺激孩子的厭學心理。
萬萬不可替孩子寫作業(yè)
當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目,與其直接給出結(jié)果,不如用循序漸進的問題引導他們自己找出答案--很多時候,孩子無法解答一道題的原因僅僅是因為沒有充分理解題目的意思。
通過這種方法,孩子學到的就不僅僅是一個答案,而是找出答案的解題方法和思維方式。
掌握必要的寫作業(yè)技巧
有些孩子和家長總認為作業(yè)一定要有大塊的時間去做,比如自習課或者回家后再做作業(yè),其實則不然。
學生篇
首先,做好學習計劃,分析自己今天的作業(yè)按學科分都有哪些,有多少類,按照自己的情況,大致會用多少時間可以完成等等。對于不同類別的作業(yè),利用不同的時間來處理,比如背誦、聽寫類的可以安排在課間和同學一起進行;朗讀可以在早晨進行等。
杜絕不良學習習慣,比如看電視寫作業(yè)、聽音樂寫作業(yè)等等,這樣容易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降低學習效率。
家長們一定要幫助孩子認識到做作業(yè)不是為了應付老師或者課代表的檢查,而是為鞏固所學知識點。不要因為可能這項作業(yè)老師不檢查自己就偷偷不做了。這樣吃虧的只能是你自己。
幾種巧妙的復習方法
番茄時間法
能不能看得進去書不再于看多久,而在于有多專注。手機,社交都可能分散我們的注意力。
使用番茄時間法,以25分鐘為單位,強迫自己至少保持25分鐘高度集中注意力,之后休息五分鐘。番茄時間就是一個訓練,從25分鐘的專注做起,逐漸可以保持一小時,一上午的專注,這樣看書也會更有效率。
思維導圖法
復習要重視背誦,背誦的關(guān)鍵在于框架。尤其涉及背誦量很大時,只默讀或者只背誦其實都是不夠的,還需要最終落實在紙上,在檢查背誦效果時用思維導圖法。
每個詞畫一個思維導圖出來,不僅能節(jié)省時間,還能把知識點和框架在頭腦里又梳理一遍,還能提高背誦的效率。
任務(wù)分解法
比如每天完成既定任務(wù)后可以給自己一點獎勵,即使熬夜也要完成任務(wù),這樣復習過程將事半功倍,完成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