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真正的快樂G.E.M.?鄧紫棋?-?女也?Herstory?with?Mayday
冥
想
文?/ 與同
歷 / 丹玉
生活在城市里的我們似乎已經習慣爭分奪秒,喘不過氣來,久而久之,連自己都相信了這個人生信條。仿佛自己放慢腳步或者停下來,生活便是失敗的,壓力無處不在,快樂卻漸行漸遠。這是成長的必然?她不信,想打破它,于是她跑到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山上學習如何快樂,如何慢下來,就從輸在畢業后的起跑線開始。
在十天的冥想課程開始前,她不知道自己能否順利的完成,因為聽說很多人因為受不了規定等原因提前退場,有多奇特? ?
以下列出的就是相關的戒(sila)?
All must conscientiously undertake the following five precepts for the duration of the course:?
to abstain from killing any being; ?
to abstain from stealing; ?
to abstain from all sexual activity; ?
to abstain from telling lies; ?
to abstain from all intoxicants.?
它要求所有參加課程的學員在課程期間必須遵循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也就是說禁絕所有性行為)、不妄語、不用所有酒精毒品。這些是新生必須遵守的,而老生則必須再多加三個要求:過午不食、不做感官方面的娛樂不裝飾自己、不用高達或豪華的床,其實也就是我們大家所熟知的“八戒”。在前五條中,堅持十天,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不難,但就和不抱怨一樣,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就不一定了。 ?
不能和其他學員說話、不能肢體接觸、不能眼神交流、男女學員分開學習、進入中心學習前需將自己的護照、錢、貴重物品、手機、書籍刊物等娛樂設備全部上繳由中心保管。
無法拿金錢來衡量的,與此同時,也為了能夠有一顆感恩的心,無關金錢的多少,純粹是自己分享的意愿。 ?
第0天故事
說在前面的話。
當天早上,我在規定時間前就早早到加德滿都市里的中心辦公室,發現有很多人已經到了,真的是各式各樣的人都有,有打扮朋克的西方老外、有穿著當地服裝的背包客、也有很多當地老人。不一會兒負責人開始有秩序的發放表格、排序,依次進入房間,面對助理老師的詢問。有人會再三強調確認是否已經閱讀了之前的要求,是否愿意遵守中心所定下的規定,是否自愿接受學習接下來十天的安排。
到了山上中心之后,最先看到的就是法工面帶微笑的迎接,還給我們準備好了茶水,遞交簽字完護照等所有攜帶物品之后,分別帶著我們去了各自的宿舍,全程法工好像就只說了Namaste問候你好的話,但我絲毫沒有感受到疏遠,甚至覺得人與人之間,原來可以這樣無需過多的言語,當下我還很難弄明白為什么在他們身邊我就能感受到某種安靜,但是我相信這也許就是我來這里學習的一個原因。?
一切安排就緒,時間也到了晚上,吃完晚飯,我們被安排到主塔的大廳進行第一次冥想。還是依次排隊進場,顯得非常有秩序,每個人都有提前安排好的數字,代表我們接下來學習的所在位置。一進大廳,我很難描述是一種怎么樣的肅靜,將近兩百個人一起進入這間大廳卻一點也不顯慌亂和嘈雜,坐墊也被整齊地安著,法工熟練地幫我們指明我們該就坐的位置……
- 一切都顯得令人發指的專業 -
說實話,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冥想,盤腿坐在坐墊上,聽著助理老師的講話,囑咐我們明天一早就將開始為期十天的課程,同時禁語的要求也將貫徹始終,仔細地聽著,身體也不自覺地動著,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最舒服的位置,能夠讓自己好過點。但事實上這并非容易,雙腳和后背很快就疼痛難耐,那個當下,向我解釋了為什么當天晚上就有人悄然離開,在后面的課程中我再也沒看到過。 ?
The following timetable for the course has been designed to maintain the continuity of practice. For best results students are advised to follow it as closely as possible.??
4:00 am ? ? ? ? ? ? ? ? ?Morning wake-up bell?
4:30-6:30 am ? ? ? ? ?Meditate in the hall or in your room ?
6:30-8:00 am ? ? ? ? ?Breakfast break ?
8:00-9:00 am ? ? ? ? ?Group meditation in the hall ?
9:00-11:00 am ? ? ? ?Meditate in the hall or in your room ?
11:00-12:00 noon ? Lunch break ?
12noon-1:00 pm ? ? Rest and interviews with the teacher ?
1:00-2:30 pm ? ? ? ? ?Meditate in the hall or in your room ?
2:30-3:30 pm ? ? ? ? ?Group meditation in the hall ?
3:30-5:00 pm ? ? ? ? ?Meditate in the hall or in your own room ?
5:00-6:00 pm ? ? ? ? ?Tea break ?
6:00-7:00 pm ? ? ? ? ?Group meditation in the hall ?
7:00-8:15 pm ? ? ? ? ?Teacher's Discourse in the hall ?
8:15-9:00 pm ? ? ? ? ?Group meditation in the hall ?
9:00-9:30 pm ? ? ? ? ?Question time in the hall ?
9:30 pm ? ? ? ? ? ? ? ? ? Retire to your own room--Lights out?
第1天故事
關注自己的呼吸。
鈴聲叮叮地響,從來沒有在這個點醒來過。還在賴床的時候,法工一層一層來“巡房”,學員四點起床,他們想必起的更早,還要檢查所有房間內的學員是否都在四點半之前都到冥想大廳了,他們全程不會主動和學員說話或碰觸的,為了讓我們營造更安靜有序的氛圍,我很感激他們。感激歸感激,但四點半就坐在大廳冥想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課程就這么從睡意中開始了。
- 觀息法 -
在第一天的課程中,助理老師只是叫我們關注自己的呼吸,閉上眼睛,把自己的注意力只是放在鼻尖到上嘴唇這個三角區域內,觀察(observing)自己的呼吸。背部盡量挺直,這對以后課程的進行會有所幫助。在冥想的開始和結尾,助理老師都會唱誦古印度文,也就是以前佛陀當時開悟時候說的語言。 ?吸氣-呼氣-吸氣-呼氣,觀察?
眼睛則是總想著看看其他人,想知道別人是不是和自己一樣坐立不安,想知道是不是快下課了,想知道外在的一切事物。所有你想的到的生活陋習好像我都沾邊了:太在乎外界、心煩氣躁、容易放棄、定不下心來。 ???
第2天故事
觀察。觀察。觀察。
一開始就早早和法工示意,加了一個墊子,心想預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為前一天的打坐冥想,背部很疼,狀態也不是很好,所以希望今天能夠有所進展,從保護好自己的身體開始! ?
- 觀息 -?
依舊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鼻尖到上嘴唇這塊區域,觀察呼吸。 ?疼痛依然非常強烈,但整個人明顯比前一天來的安靜,突然感覺到,不用很用力氣的呼吸,上嘴唇也能感受到從鼻孔吐出的氣,還有吸氣的時候,鼻孔內壁感覺到氣體的進入。自己真的開始能夠將一段時間的注意力放在那塊區域內,自己很開心能夠比前一天好。好景不長,一想到前一天就收不住了,思緒又開始天馬行空,想到以前要是時刻保持注意力集中便能怎么怎么樣。但是每當老師唱誦的時候就感覺無比開心了,因為這就意味著這一輪的打坐馬上就要結束了。
每天老師都會根據學員國籍分類,英語德語法語漢語應有盡有,就連粵語也有。學員可以不用擔心不懂英語而無法學習課程的精髓。真正做到面向所有人,不會英語也能學習冥想。 ?
每個學員在冥想的時候很容易不自覺的將自己的思緒飛到九霄云外,但其本質無非就是兩件事情:過去和未來。從來不太關注當下發生的事情,我們要怎么做?當你發現自己的思緒離開的時候,做一次深呼吸,再把注意力放到那個區域,觀察,觀察,觀察。?這是當天開示的時候,老師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段話。仔細思考之后覺得也是,我們關注過去和未來的事情要遠遠比關注當下要多的多的多。開示仿佛給我當頭棒喝,并給出了解決辦法,也是我認為很哲理的話:關注當下、重新觀察呼吸就好。
這樣做之后,我發現,本來可能思緒飛出去的時間是十分鐘,現在是五分鐘、一分鐘,自己變得越來越容易集中注意力觀察那個三角區域,觀察自己的呼吸。 ?
第3天故事
持續觀察。
-?觀息進階?-
將自己的注意力縮小,只注意鼻孔的邊緣和人中的位置(嘴唇上方的中間位置),持續觀察該處產生的覺知(可能是癢、痛等等),感知不到就先觀察呼吸,隨后再回來觀察該區域的覺知。
有人說第二天和第六天會是非常困難的,熬過了第一個坎來到第三天,對我來說困難不小,但也有收獲。逐漸的能夠將注意力放在一個更小的區域內觀察,從而發現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原來呼吸進出鼻孔時,鼻孔的大小是會變的。原來呼吸進出鼻孔時,內外的溫度是不同的,吸氣的時候感受到的是比較涼涼的,呼氣的時候溫度則會升高,變得暖暖的。原來鼻孔上也會感受到脈搏在不斷的跳動。
- 不要產生習性反應 -?
打坐的時間久了,身體的一些部分可能會感覺到疼痛,這是很正常的,這些疼痛通常都是加上自己的情緒才會變的更痛,如果當你無意中被刮傷,自己不之情的情況下不會覺得疼,但是當別人告訴你后,你察覺到了,你會覺得越來越痛。所以我們不要對這些疼痛產生厭惡情緒,不要產生習性反應,只觀察指定區域內發生的覺知。與此同時也不要對身體可能會感受到的舒服的感覺產生貪愛的情緒,只觀察指定區域內發生的覺知。更不要期待某種反應會發生,只察覺指定區域內發生的覺知。觀察、觀察、觀察。
課程的前三天其實就是鍛煉我們的“定”。其實就像是一場手術,要治療我們的心,那些我們會產生的習性反應就是腐爛的部分,“定”就像是我們的手術刀。只有在前期將這把刀磨的銳利了,能夠觀察到很小區域內的覺知了,才能有可能完成治療心的作用。因此練定很重要。 ?
第4-5故事
隨后,消失。
通過三天練習定,終于要開始操刀學習真正的冥想方法了,也就是慧(panna):?
Vipassana ?which means to see things as they really are, is one of India's most ancient techniques of meditation.It was rediscovered by Gotama Buddha more than 2500 years ago and was taught by him as a universal remedy for universal ills, i.e., an Art Of Living.?
官網上對于Vipassana的介紹 ?
- 具體怎么做? -
閉眼,將注意力從自己的頭頂開始到腳趾,從上至下,持續觀察身體每個部位的覺知(sensation),然后再從下至上不斷觀察自己的身體的覺知。如果遇到某個部位暫時覺察不出,再持續觀察一分鐘左右,還是沒有就跳過它,繼續其他部位的觀察,等到下一輪再觀察到它的時候,再持續觀察。對自己察覺到的覺知不貪愛、不厭惡、不產生習性反應。 從原本觀察一個很小的指定區域,到現在觀察全身。頭部和腿部我還是能夠比較輕易地觀察到覺知,一會兒我觀察到上嘴唇出現癢的感覺……本能地想去抓,但是既然在打坐冥想,就最好不要這么做,唯一要做的就是觀察它。隨后,消失。
我:頭和腿我都能觀察到覺知,但是肩部和胸前怎么也觀察不到,有什么辦法? ?
老師:Just observing.持續觀察就好了 ?
我:觀察不到沒關系嗎? ?
老師:It's ok.Keep equanimity. Observing. Observing.
午休的時候自己再仔細思考了老師說得話,其實道理真的就是這樣,我們要做的其實就是關注當下,觀察發生的覺知。說太多很有肯能帶向另外一個誤區,那就是期待會發生怎么樣的覺知,當時我就是犯了這個錯誤,對身體摩擦衣服時產生的覺知視而不見,而期待產生前面提到的那些我所能描繪出的覺知,或許是另一種覺知。
所以需要不斷的修行,把定練的更好,可以觀察更細微的覺知,通過觀察(observing)覺知(sensation)的這個手段,我們親身了解到無常(impermanence),所以培養自己面對任何狀況能保持平常心(equanimity),達到治療心的效果,從而才能真正的快樂(happy)。?
第6天故事
聽過無數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Vipassana不是像知識類學科,像是告訴當我知道地球是圓的之后,這就變成我的知識。而Vipassana更像是工具類學科,比如說英語,需要靠長時間練習才可以。但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是拿學習知識類學科的方法來學習工具類學科,相信很多人都深有體會,正如《后會無期》里那句話說的: ?
聽過無數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我不想這樣,只有用對方法,要用學習工具類學科一樣學習vipassana,學習過自己的生活。唯有繼續探索,繼續觀察,方法還是那樣,從頭至腳,從腳至頭,親自體會到當下身體發生的覺知,體會到身體的無常,體會到生命的無常,體會到人生的無常。 ?
不是哪里痛,觀察哪里。而是觀察到哪,就觀察那里的覺知,其他地方產生覺知,則不去管它,等觀察到那里的時候再觀察它。?
第7-9天故事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剩下四天的時間了,而最后一天又是“公開日”,實際學習的時間只有三天。 ?
- 從這天開始又多了兩個小技巧 -
除了之前提到的從頭頂開始觀察身體的覺知,一部分一部分的仔細觀察,一直到腳趾;再從腳趾一部分一部分的觀察到頭頂之外。加了一個新技巧就是:等到前面那種方法完成之后,從頭到腳快速地掃一遍觀察覺知,而不是一部分一部分。如果說前者是把各個角落的灰塵找出來,后者則是拿掃帚把這些灰塵一下掃除。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技巧就是在做vipassana的時候盡量做到對稱進行,左右兩側肩膀一起觀察,左右手一起觀察,以此類推,為的就是不要遺漏任何一個部位。每日的修行就是為了能夠時刻觀察到自己身體產生的覺知,從而不產生習性反應。
不止是在你們打坐的時候需要冥想,現在當你們平時休息、吃飯、走路、睡覺的時候也不能停下來,時刻保持觀察覺知。
當下我才明白為什么休息的時候看到老生們走路總好像在注意些什么,其實他們不止是在走路;很多學員會停下腳步看看腳下的花花草草;吃飯的時候更是不會浪費那些糧食.。于此同時,自己的覺察力也有提高,不然這些我根本不會注意到。
我越來越覺得學習冥想和自身的生活變得息息相關,照搬港片經常出現的臺詞“做人最主要就是開心嘛”,而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
- 什么是真正的快樂??-
至少我從那些學員、老師和自己的一些表象能夠感受到,通過短短的幾天,雖然不能說話,不能吃肉,每天只專注做一件事情:vipassana。特別是在課程的第十天,讓我由衷覺得,真正的快樂是件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when faced with all the ups and downs of life, ?
still the mind remains unshaken, ?
not lamenting, not generating defilements,?
always feeling secure;?
this is the greatest happiness.?
這是《The Art of Living》一書125頁中對于幸福的闡述。?
第10天故事
互相交流,分享感悟。
戒完善了,對定很有幫助。 ?
定完善了,對慧很有幫助。 ?
慧完善了,心就完全由不凈雜染中解脫出來。?
課程用前九天的時間告訴了我很多道理,也很難在一篇文章里面全部描繪出來,而這些都只是理論,理論需要與實踐并行的,所以希望看到這里的朋友,這篇文章能夠打開你的興趣,給自己一段獨處的時間,來一同親自學習vipassana 這樣2500年的智慧,值得嘗試。若是在課程最后一天來到這里,會看到所有人都真心面帶微笑。不夸張的說,很多人走路都是笑的,他們互相交流,分享感悟。
課程的最后一天,可以說話。解禁之前,還有最后一個方法需要教給我們,分享。佛陀認為我們每個人的情緒,收獲是可以傳遞給其他人的,我們很容易發現當朋友心情不好的時候,就算他不說話我們也能夠感受到那種心情低落的情緒,從而甚至影響到自己的情緒。當然相反的,快樂、幸福同樣可以傳遞分享開來。
在每次冥想結束前的幾分鐘,將自己得到的真正的快樂,透過自己的毛孔傳遞出去,愿世間所有人獲得真正的快樂、平靜、安祥。
——愿與同行第25期
往期精彩文章
兩個故事——隱秘的蓮花
去流浪 去換成長——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敬酒友——不同的酒 不同的人
為了愛,你將如何付出?——And You?
秋意濃——乍寒的日子,你好嗎?
人生無常 先吃甜品——亦舒
不當你的世界 只做你的同伴 ?詩與遠方 愿與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