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閱讀《給心理咨詢師的禮物》這本書時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直記憶深刻。
一位乳腺癌患者,她從青春期就開始和總是批判一切的父親進行斗爭,她希望兩人能夠有某種程度的和解,能夠開始一段新的關系。所以她十分期待著父親開車帶她去上大學這件事,因為這是一個兩個人可以單獨相處幾小時的機會。
但是這場盼望已久的旅行卻成了一場災難:她的父親總是在埋怨路邊丑陋的、滿是垃圾的小河。而她根本沒有看到什么垃圾,相反看到的是一條沒有受到污染、充滿原野風味的小溪。她找不到任何方式能夠回應她的父親,最后只得沉默。結果整個旅途就是他們看著自己的車窗外,互不理睬。
后來,她獨自一人重游故地,非常驚訝地發現原來路兩邊各有一條河。”這一次我成了司機“,她十分傷心地說,”而從駕駛員的位置上看到的小河正如我父親所描述過的那樣丑陋而被污染。”但是,當她學會從父親的窗口看世界的時候,已經太晚了,她的父親早已去世了。
許多次,我會用這個故事來提醒自己,“努力地從你的病人的視覺來看世界”。很多時候,你會一次又一次驚訝地發現病人眼中的治療和自己眼中的治療有多么不一樣。
真正了解一個人的感受是極端困難的一件事,太多時候是我們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其他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