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夏天我畢業了,在畢業之后我懷揣著兜里的三千多塊錢來到了北京,在各種渠道找尋下我進入了我的第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是一家廣告傳媒公司,領導跟我談的工資是每個月轉正之后四千五百塊錢,當時的我剛從二線城市過來,再說這個工資我剛畢業還是有點知足。
在第一家公司我我學會了一樣工具,它是信用卡,在朋友的推薦之下我辦了一張招行的信用卡,在辦完這張信用卡之后我發現自己買什么都底氣強了許多,去什么飯館也都不在乎,盡管我的非轉正期間工資只能按照四千一個月來給,每當工資發下來的時候,我第一件事就是先還信用卡,然后再交一些房租,有的時候發工資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已經全部消費完畢。
這個時候我仍然沒有一點意識,我總覺得反正有信用卡,支撐一下就可以了。在工作后的三個多月后由于我的一個個人失誤,導致在項目上出現了一些差錯,我個人賠進去三千多塊錢,這是我當時幾乎整個月的工資了,但是沒辦法,這個時候我想到的還是信用卡,我利用信用卡取出了三千多塊的現金還上了。
在辦完信用卡之后我從基本上每個月都會保持著信用卡上欠上兩千塊,然后因為工作的失誤變成了欠費五千塊,工資一下來就先還信用卡的最低額度,這種習慣一直保持,我很佩服自己的信用,不用說招行的人也非常喜歡我這種人。
畢竟剛剛畢業,心氣較高,總覺得自己不應該埋沒在這里,而且學不到東西,再三斟酌之下我決定離職,當時在那家公司呆了七個月了,我沒有先找到下家再辭職,而是直接選擇了辭職。
對于別人說的找不到工作怎么辦,并且自己也沒有任何的儲蓄,信用卡欠費五千多,只有上個月剛剛發下來的工資,我倒一點也不擔心,說到此我還真是佩服自己。
在大約三個星期的時間后我找到了第二份工作,是一家廣告公司的新媒體,這家公司給我一個月五千,非轉正期間四千五,聽上去比上家要好很多了,可是我發現由于我使用信用卡的習慣,我根本不會在乎我每個月要怎樣去節省,或者想著多長時間才能還清,我下意識的認為只要我的工資漲上去我就一定能還清,同樣的每個月十五號發工資,當月的月底就已經捉襟見肘了,沒關系,我有信用卡。
在新的公司,我的同事有一天要辦廣發銀行的信用卡,然后當那個辦卡的人來我公司之后,先后有三四個小伙伴都辦了廣發的信用卡,見此之后,我也跟著辦了一張,在辦完卡之后沒過多久我就收到了一個賬單,欠費480,我當時就很奇怪,我還沒消費那,怎么就欠費480了那,后來才得知原來我辦的那個卡比較特殊,需要收年費,但是只要三個月內消費滿六筆,每一筆金額好像是大于八十多塊錢就可以重新贖回480塊錢的年費,當時感覺自己被騙了,但是沒辦法只能按照要求去做,盡量減少損失贖回年費是我當時唯一的想法。
因為對于信用卡的依賴,自然我的信用卡欠費越來越多,雪球也越滾越大,一直到后來我又買了一部小米六的手機,買了一臺電腦,當時的信用卡欠費一度達到八千多,而螞蟻花唄欠費四千多,這個時候我忽然意識到,一定是哪里出現什么問題了。
我明明每個月先還信用卡的,怎么感覺永遠也還不清,而且我的工資自己根本不夠花的,更不要提存什么錢,我身邊的人也基本上都是月光族,但是我開始有危機感了,假如我再次失業,這樣下去我一年到頭根本賺不到錢,而且信用卡的欠費好像根本還不清,我覺得我的意識里是哪里出現了問題,我開始尋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