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們讀書,讀的是知識還是信息?
什么的信息可以成為知識?
怎樣避免成為低水平的勤奮者?
如何提升自己的臨界知識,讓自己的知識可以指數型增長?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看完《好好學習》讓我重新思考的知識體系的構建。
? 首先,如果讀過的書,上過的課,參加的培訓,不能內化為自己的技能,那它只是信息,不是知識。這個就是對“你為什么懂那么的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最好的解釋。
? 其次,提升臨界知識的方法:反思,以教為學,刻意練習。這點我在教練技術的使用上特別有感覺,在工作中應用后,我都會反思細節,遇到不能解決的困惑就去找我的導師輔導,同時又跟下屬開微課,教他們教練的技巧,而且一直堅持刻意練習,所以教練技術就是我的一個臨界知識。
? ?最后,重視基礎知識,掌握基本規律。學習的新知識跟原有的知識發生連接,看到的事物可以用基本的規律解釋,然后用更基礎的知識解讀。這讓我想起了李善友教授,在結束了斯坦福大學一年的學習之后回來的一次演講,他說他斯坦福大學求學一年,給他啟發最大的,是大學本科的基礎課程,同時他常看一本書是《世界觀》,這些都基礎規律。基礎知識的框架搭建完整,更容易讓知識發生指數型增長,最后,臨界爆發。
? 總之,多讀書,內化為自己的能力,用臨界知識構建自己的“能力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