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沒有總結就沒有沉淀和進步,所以打算回想一下過去一年發生了什么事。
2017年,最重要的兩件事:
1. 生活上,去了一趟地球另一面的美國,圓了小時候的夢。
2.工作上,原有的組織被合并到了新的組織。
經常有一句開玩笑的話,今年的目標是什么?把去年的拿出來copy一下不就完事了嗎?好,翻出來去年的這個時間段寫的回顧展望:
16的思考。
1.每個小版本 做完之后 要總結一下 自己在這個版本做了些什么 怎么實現的 有什么新的技術增長沒有,落腳下來總結分享
2.不要誰坑了什么之類的。要提前預知問題。以及遇到問題后及時想到方案處理。
3.新的領域是否可以涉及一些,也許就是下一個爆發點
4.跟橫向同學 相互學習 成長 假如這個功能是我自己去實現 又該怎么去做。
5.思考一下? 自己的優勢點 在一個領域的突出專業技術是什么 。競爭力。
17的規劃。
回顧一下縱向知識圖譜,橫向上 自己的 核心競爭技能上 跟行業領域里面 去對比 缺少什么 就去補什么
隨著年齡的增長 語言編碼能力 已經不是個問題,那么如何能在某一個領域有自己的沉淀 才是值得考慮的、
認真想了想,有一些還是做到了,比如多總結,所以我開了個專題,記錄日常遇到的問題。當然更多的是沒有做到,究其原因,確實受到崗位變更的沖擊。
新的崗位,有一段很長的適應期,從原有編譯一次2~3分鐘,到新項目10分鐘+;從原有快速迭代開發,到拖沓的拉鋸戰;從原有融洽的team,到各種不愉快的team;從之前的……好吧……實話,一開始進入現在這個團隊,之前的項目小伙伴,無論前后端都在吐槽無法忍受…
以至于以前的一邊工作,一邊去學習新東西的習慣,就這樣給抹殺掉啦……
但
我相信,事情最終總是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吐槽并不能改變什么,就這樣,咬咬牙,堅持了半年:
跟了四次項目
貢獻了幾個基礎模塊(網絡,圖片,打點,富文本編輯器…)
讓打包腳本化(以前打包需要手動操作一系列事情,一個程序員怎么受得了時間就這么浪費了呢?現在只需要本地敲個命令,遠程自動化打包)
環境配置遠程統一下發(以前每次都要開發來重新發版本,但其實就是多了一個key罷了,太浪費資源了,現在就一個app,讀遠程配置即可)
通宵過兩次(一次串音,一次年前最后發版留守解bug)
團隊小伙伴一起相處的也越來越融洽,經常一起解bug,理之前的代碼塊,討論技術方案。
在我眼里,做技術的,就是應該拋開其他的,對的起自己寫的代碼才是第一位的。
當然在這期間,非常感謝我們移動組的負責人:一位思維清楚和超強趟坑的拼勁;也要感謝小組里面幾個小伙伴,一起整理項目,改善項目,那份責任心實在難能可貴!也感謝其他小伙伴的幫助和支持,把我養肥了好幾斤……
這才是一個健康向上的team,雖然我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跟同行的其他team可能還有很大的差距,但大家正在一起努力去改變它!加油!
2017,是一個變動的一年!
2018,希望可以和小伙伴們一起把項目理得更像一個正常的項目,把之前的坑給趟過去!同時希望自己能腳踏實地的學點東西,提高代碼質量,拓展一下自己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