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癥幾乎成了現代人的通病,但是拖延是怎么造成的呢?拖延的主要原因無非就以下幾個:認為當前的事情不重要、追求完美和思慮過度。
想要擺脫拖延癥,關鍵就是要找出拖延的原因,然后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對癥下藥。
1、認為當前的事情不重要
事情一般分為以下四種: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重要且緊急、不重要且不緊急。而我們經常做的事情大多是緊急但不重要的,比如回復朋友的微信信息,它很緊急但并不重要。而真正被我們忽略的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比如,定時復習所學的課程,這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在考試來臨之前,它就顯得不重要,于是我們就一直拖延,直到考試前幾天才開始復習。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學生養成拖延癥的原因。
因為緊急的事情總是給我們帶來重要的假象,而真正重要的事情卻因為最后期限的寬裕而被我們忽略,所以拖延就在無形之中產生了。
所以,當我們想要拖延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要事先分析它是不是重要的,是不是有最后期限,如果有最后期限,那就刻意把期限提前,提前把它做好。比如寫報告、做作業等。如果沒有最后期限,那么就好好想想它的拖延在未來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影響。比如素材的整理,它原本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想想如果我們一直不整理素材,那么等到我們寫文章需要找素材的時候就會很頭疼了。
找出重要的事情后,把它寫在任務清單的最前面,并暗示自己它是最重要的那件,只有將它完成了才能做第二件。這么做的目的就是不要讓重要的事情拖到最后一刻。
2、追求完美
完美是一個境界,而不是一個目標。但是我們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卻往往把它當成了最終的目標,所以我們一直在追著它跑,殊不知,完美沒有邊界。如果我們希望一出手就能得到完美的結果,那我們可能永遠也不會有行動。
所以面對這種追求完美造成的拖延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找理由說服自己邁出第一步。
怎么讓自己邁出第一步呢?
001幾分鐘技巧
這個方法很簡單,就是當我們開始拖延的時候,讓自己摒除一切干擾,放低要求,不管效果如何,先耐心地做幾分鐘。等這幾分鐘過去,就會發現自己停不下來了。
不想寫作的時候先寫幾分鐘試試,不想打掃衛生的時候先把桌面收拾好。萬事開頭難,往往是我們踏出了第一步,接下來的路就沒那么難走了。
002拆卸目標
有的時候我們拖延是因為被眼前的“大塊頭”給嚇到了,導致我們有心無力,還未開始就先投降了。
把一個大目標拆卸成好幾塊,分好幾步進行,徐徐圖之,慢慢推進。
比如春節時全面打掃衛生,我們可以分好幾天進行,今天打掃廚房,明天打掃客廳,后天再整理臥室。寫文章的時候可以先想一個標題,接著收集素材,再列出框架,最后再動筆寫。把一個無法一口氣完成的大任務分成好幾步進行,壓迫感就沒那么強了。
3、思慮過度
還有一種拖延是由于思慮過度造成的。我們在行動之前經常會事先預想結果,這原本是不是壞事,事先預想結果是為了應對突發情況,但若是思慮過甚就會把自己嚇跑。比如在演講前不停地想忘詞了怎么辦,這樣我們在上臺之前就很可能打退堂鼓了。
那么怎么解決思慮過度呢?
001轉換問題
假如要上臺演講,不要問“我要是忘詞了怎么辦”,而是問自己:“我要怎樣才能不忘詞”、“我怎么才能講得更好”,換一個角度問自己,能巧妙地轉移注意力,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002做好失敗的打算
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態,不要把結果看得太過重要,就當是一次嘗試,允許自己失敗。用一個從容的心態去行動,往往能得到意外的收獲。
拖延癥并不可怕,想要攻克拖延癥也并不困難,只要找到造成拖延的原因,再一一化解。當然,再好的技巧都是為行動服務的。戰拖的關鍵是行動,有了行動,拖延癥自然不藥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