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說,我們成年以后不知不覺間開始用一副面無表情的臉面對生活。是啊,有多久了呢?面對廁所的鏡子給自己擠出一個微笑,美言之——快樂可以刻意練習。
然而,在出差的路上,若非親眼所見,早該忘了還有這樣可愛的人二存在。
短發、普通中年女子的模樣,衣著樸素,看得出是十幾二十年前的款式。這樣的一位女博士我更愿意相信她因從事田野調查的緣故,使得外貌體態更接近鄉土。
然而還未開口,就滿頭滿臉的微笑。為什么我不用笑意盈盈呢?因為這笑容不僅僅是浮于表面的,而是從心底里騰升起的。再一開口,滿溢而出的童真般的言語和清脆爽朗的笑聲。從眉眼間、唇齒間、那樣普通的容顏竟瞬間煥發了勃勃生機,令人沉醉。
終于明白,為什么說笑容是最強大的溝通武器。
這樣的一位女博士,仿佛上一秒在課堂上侃侃而談三國演義、繪聲繪色描述劉備如何痛哭流涕送徐庶,下一秒就可以卷起褲腿踏進田間泥土插秧種田。
更令人驚嘆的一個小細節:出差途中為我們開車的魯莽師傅,原諒我這么稱呼他,此人面紅眼突、聲音如雷、常操著一口地方話罵罵咧咧,開車途中更是幾番急剎車令人嚇出一身冷汗。這般性情急躁之人,避之唯恐不及,然而這位女博士,卻以她驚艷的笑容操著一口當地口音與師傅一路暢聊。末了,下車的當兒,很自然地幫司機拎起喝水的大水壺,熱情地對師傅說:我幫您拿,您開車辛苦了(當然,這是我將她講的當地化大抵翻譯出來的)。師傅罕見露出溫暖臉,令人驚詫。
就是這么一個小小細節,在下車的瞬間被我捕捉。那一瞬,竟覺心頭一熱。沒有人會拒絕熱烈的笑臉。這位女博士的溫柔一拎,給了我許多的感觸。
無論師傅是否粗魯,如果能在上車下車的時候向他道一句:師傅辛苦了。那么,想必在他的心中也會泛起漣漪吧?
想起很久之前聽到的故事:一位司機一大早與妻子大吵一架后怒氣洶洶地趕來開大巴車。因為遲到了一會兒,車上的乘客全都指責于他。這時,唯有一位帶著小孩的老人勸解:大家都別埋怨了,人都有遇到特殊情況的時候,多一點理解吧。車開到半路,司機呵斥老人帶著小孩趕快下車方便,老人不解,但隨即帶著孩子下車方便。就在這時,司機將車開到了盤上公路邊的山崖之下,一車人全部遇難。
我們暫且不論司機自私與否,因為個人情緒害了一車人的性命。其實,對于這樣的故事,我并不太清楚他的真實性到底有幾分。可是,在某種程度上,往往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暖言暖語暖人心,關鍵時刻也許會救了自己一命。而惡語相向帶來的連鎖負面效應則可能會將人毀滅。
這樣的一位幫司機拎水壺的女博士,看似放下了身段幫司機做起了“秘書”的工作。其實不然,拎起了水壺,就是拎起了她的美麗靈魂,只會令人心生敬意。
這樣溫情的時刻,請再多一些出現,也好讓我撿拾,細心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