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長期囿于自我認知缺失的問題。
所謂自我認知缺失,就是沒有自知之明。倒不是說自以為是,而是對自己沒有明確的判斷,依賴別人的評論,容易到受別人的看法的影響。表現為做事只有別人夸獎才覺得做對了,別人批評就認為自己錯了。
這種人在生活中有很多。學生時代的“好學生”是這個問題的多發人群,習慣于對權威(老師)的絕對服從會使他們漸漸喪失對自己本身想法的判斷,聽話有糖吃的想法會讓他們慢慢依賴于聽話這一行為。自我認知缺失實際上是自我主義的另外一個極端。
接上文,既然自我認知缺失是聽話的產物,那么它是怎么從聽話變了味兒來的呢?困惑來自于絕對權威的消失。走上社會,絕對的權威就消失了。“你無法討好所有人”,痛苦由此而來。少量的易受他人影響或許還不足以使人去重視這一問題,當它開始使你產生困擾時,它就該得到重視并解決。
自我認知缺失通俗來說跟自信類似。就比如說,你足夠自信了,也就不怕別人說什么。“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句話不錯,可也只有有充沛自信力的人才能真正做到。不斷希冀外界的認可正是這一類人不自覺將自信寄托于別人的產物。
王者榮耀里經常形容某英雄“順風神逆風狗”,用來形容自我認知缺失的人也十分合適。可以說自我認知缺失的人在過去的時間里往往受到的評價較為單一。好學生如果一直被表揚也會一直發揮得很好,直到遇到挫折被打擊得一病不起,自信全無。
所以治療自我認知缺失的根本方法在于重塑自信。而這里提到的自信并非通過外界認可得到,而是發自內心的自我相信,與信仰相似。內心的堅定才能抵御社會東西南北襲來的意味不明的風。
我們無法幫助別人或自己重新成長,將童年的事情再來一遍。現在做的一切努力也只能是重新成長的極速縮影。或者一種更為簡便的方法——原諒過去的自己。站在上帝的視角去審視自己本身意味著對過去自己的脫離,從那一刻起重新開始一段新的人生。
這與很多疲憊的人換個發型換件衣裳來改善心情的做法相類似。我們對過去的自己不滿意,執著于擺脫那個“失敗的自己”,重新開始。而我們都知道,人無完人,原諒多少人但就是無法放過自己。
原諒過去的自己,重新開始一段人生。或者對自我認知缺失的人來說才是找回自信力的真正方法。
至于新的人生如何塑造自信呢,那關于自制力,又是新一個獨立的問題了,下次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