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晚,健身會所一客戶經理友好地過來和我打招呼,說:您好!我是您新的客戶經理,我姓某,你的會員卡即將到期,是否考慮續卡?我怔了一下,說:明年才到期吧?
鑒于我的疑問,這位客戶經理很敬業立刻回前臺查詢,并將系統記錄信息拍照給我看,我一看便知原因:系統并沒有將承諾贈送的3個月加在期限內,因為他是新來的,所以我向他說:系統并沒有將贈送的3個月加進去。然后,他的反應開始出乎我的意料,說到:您原來是A君的客戶吧?這都是A君捅的簍子,我已經接到客戶很多宗這樣的投訴了,他總是自己給顧客一些優惠條件,公司未批準又做不到,結果客戶很大意見,雖然我不認識他,因為我來之前他已經走了,但我真的不認同他的做事方式。
因為我了解事實的始末,所以,我糾正了他的說法:
1.A君在我這件事上沒有錯,因為贈送是你們領導批準,并寫在會員單上的注明的。
2.沒有將會員期準確錄入系統,不是A君的問題,因為不是他負責錄入系統。
3.貴公司對待顧客太隨意,明知同濟會所會在短期內關閉,卻沒有提前告知顧客或者在會所內公示,顧客開了會員卡才說停業,有欺騙顧客之嫌。
4.今天我們不追究責任,只需要解決問題,公平維護顧客的真實利益即可。
最后,補充一句:永遠不要去輕易評判一個人,特別是當你沒接觸過他,甚至都不認識他的時候,這對被評判者不公平,自己也有失理智。
一個人,為了私利,總會不自覺地從最低成本和風險的角度出發,優先考慮將責任推卸到不在場的人身上,因為他沒有機會對質和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