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第六課,恰當的奢侈
本周你將解決一個阻塞你創造力的主要問題:金錢。
你要反思自己到底如何看待神,金錢以及富足的創造力 。
本周的內容將與你一起探索你的哪些態度,限制了你在目前生活中的富足和奢華的程度 。
本周還將教你如何利用記賬這種有效的工具來理財,把錢用在刀刃上,你在這周會輕松愉悅的度過 。
偉大的造物主
大多數人都在心中懷有這樣的想法,工作就是工作,絕非玩樂 。
我們必須說服在內心說服自己, 雖然寫作,表演,舞蹈這些游戲我們都很想做,
但是要等到所有的正經事都辦完之后才可以 。
其實這樣想是不對的, 類似的腐朽舊觀念讓我們中毒不淺。
讓我們一直以為神對我們的期許和我們對自己的期許總是相去甚遠 。
這樣的想法來自我們根深蒂固的觀念,認為神是個苛刻的家長,對我們適合做的事絕對不會讓。
最好認清這不是我們心里想要的,我們要徹底顛覆這種對神的無端猜測, 因為它嚴重的阻礙我們的發展。
許多人把艱辛的勞作和美德同等,于是藝術便等價于游手好閑。
他們認為認真工作是好事,差勁的工作則能鍛煉人。
若有種東西,我們能輕松擁有,又能駕輕就熟, 想必并不是什么好事兒,不值得認真對待 。
我們一邊口口聲聲的說神愿意讓我們幸福快樂自由,
一邊又暗想,要是墮落成藝術家,神就會讓我們窮困潦一文不名 。
每當我們要在心中的夢想和枯燥之的現實之間選擇時,
我們常常對自己的夢想蒙上雙眼,不敢正視,繼續發牢騷,說是神讓我們如此不幸 。
實際上,決定我們行為取舍的不是神,而是我們自己。
造物主可以作為我們的父親,母親,或源頭,
但是它肯定不會像我們真正的父母,老師,朋友或教會那樣灌輸給我們他們認為合理的觀念。
創造力從來就沒有道理可言,為什么要有道理呢?
你為什么要講道理呢 你覺得犧牲是一種美德嗎 ?
藝術的創作始于對時機的把握,我們要讓自己抓住當下的力量,享受今天的生活,這就是開始。
請自己吃點東西,休息一下,這就是開始。
給你內心的小小藝術家買點迷人而美麗的東西 。
你可能會想,這可真奢侈,但神也很奢侈 這樣的態度才是正確的。
記住,那個小氣的人是你,而不是神。
只有當你相信神其實更慷慨的時候,神才有可能對你更慷慨 。
我們真心想做的事,才是我們一生注定要做的事,
我們做了注定要做的事兒, 金錢自然會像我們匯聚,
大門會為我們打開,我們會感到自己對這個世界有貢獻, 工作便像是游戲 。
奢侈的愛好
藝術本來就是不斷的自我延展,本來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信念,我們最好好好地犒賞自己,才能體驗到藝術帶來的富足感。
該如何定義犒賞呢?
因人而異
我們常常陷入瓶頸,并把它歸咎于自己缺錢。
其實這個理由從來都不是使我們陷入瓶頸的真正障礙。
真正傷害是我們的束縛感和無力感,藝術需要我們賦予自己選擇的力量, 最起碼的是我們要選擇照顧自己。
允許自己享受奢侈是需要習得的。
創造力陷入瓶頸期的人往往是這世界上的灰姑娘,他們總是犧牲自己,成全別人。
即使只寵愛自己一次都會覺得惶惶不安 。
時間與空間的奢侈
我們在討論奢侈品時說的其實是意識的轉變,而不是流暢 。
在我們認清并獲得了讓自己感到奢侈的東西時,其實就是啟動并強化了流暢。
我們舍得為自己擠出時間,對創意生活來說是一種美好的奢侈品。
這些時間僅僅供我們使用就連快速寫15分鐘的晨間筆記,以及下班后沖十分鐘澡都算在內 。
創造力生活還需要自我空間的奢侈 。
哪怕僅僅是為自己專門開辟一排書架或是一個窗臺 。
記住,你內心的藝術家是一個小孩子,小孩只喜歡只屬于我自己的東西,
把幾樣東西規定為你的專屬,這樣會讓你有一種備受寵愛的感覺 。
創造力存在于悖論之中,認真的藝術誕生于認真的游戲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