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的起源》
作者:一包仁丹
一個人:
在這個群里,有一個讓我蠻欣賞的一個人,能量冷靜又理性,淡定又有邊界感。
同時,也能考慮他人的感受。當然 也有他自身的弱點和不足。
一個故事:
說到“感動”,我媽媽讓我佩服的。
她生了三個孩子,而家族里的孩子太多,奶奶照顧不過來,而我爸和男人在外航海。
在月子里,她冒著大雨,家里沒飯吃,而在月子里上山耕作。
生了第二個孩子是在村里的半路上生的。
你知道為了生孩子,在鄉下,計劃生育,她們半夜擔心被人抓,膽戰心驚,至今她身上還有一點點這個“枷鎖”。
而后來城市,她因為語言不融入,從拾荒開始,從挑甘蔗開始。
小時候,我也主動去幫她。除了學業,承擔家庭的日常洗衣做飯。
有時,遇到同學,我被人嘲笑“垃圾婆”,不過,除了更讓我知道生活里靠自己,讀書也是,沒有更好的出路。
而她們的嘲笑對我沒有什么影響,因為不重要。
而后我知道一個內心也沒有嘲笑過他人,但我表達自己的觀點,態度和真實需求,也內心沒有嘲笑他人,那是不會擔心被別人嘲笑的。
她們不知道說普通話和在城市的規則。
例如:看到警察追人,而她們就害怕,以為要抓人了。這是她反應模式。
媽媽她的生命力讓我不知道用什么詞語去形容她。她有自己的劇情,那是一種文化枷鎖。
當然,她不完美,甚至是慈悲太多了,那無邊界的愛,本質不是愛,而是一種討好,對于理性的人就是傷害。
例如:
在小時候她經常犧牲自己和自家成全他人和娘家,別人一訴苦,她就把家里東西給人家。
還有對于弟弟,對于孩子不同出生秩序的慣性思維和教育方式,讓我知道她的短板和局限。
我現在能理解她,然后寫文忘記,因為她也有自己的歷史背景和文化程度的局限。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