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佛家最難克制的欲念是色。從美人白骨說、膿血說、皮囊說到親想、怨想、不凈想,佛家想盡一切辦法,用盡體內(nèi)洪荒意志力方能堪堪做到四大皆空。稍微截一段“欲絕此禍,莫如見一切女人,皆作親想、怨想、不凈想。親想者,見老者作母想,長者作姊想,少者作妹想,幼者作女想。”每每讀來,總有種小和尚面對美色把持不住慌亂誦讀詩經(jīng)的即視感。欲蓋彌彰。
莫不如大大方方欣賞美色,如賞花賞月賞詩賞曲一般,境界高者還能學(xué)曹子建來一首《洛神賦》,從欣賞美色中獲得至高愉悅。
要說美色,就想說致命的那些,而致命中又有些是最頂尖獨特沒有之一的,思來想去,把林青霞放到第一個說,最合適了。
林青霞的長相是帶著王者氣質(zhì)的,包括她剛出道時在《窗外》的扮相,小說中弱小嬌憐的江雁容走出來,都帶著居高臨風的校花氣度。不得不說,選擇林青霞演繹東方不敗的徐克,眼光非常毒辣,手法也很獨特,他總能把演員不為人知的美透過銀幕逼出來,林青霞的東方不敗就是他一手逼就的經(jīng)典銀幕人物。
林青霞的東方不敗形象之所以能經(jīng)久不衰、攻氣十足、不可模仿,我覺得有三個因素。
第一是服裝。電影造型大師張叔平的審美功力是可以比肩徐克導(dǎo)演的眼光的。
為了展現(xiàn)電影里東方不敗勾結(jié)倭寇這個情節(jié),張叔平在東方不敗的造型中融入了日本民族服飾的特點,不曾想?yún)s無心插柳了。這造型熟悉日本文o化的人應(yīng)該會覺得眼熟,很像《源氏物語》中的造型,正是日本平安時代的狩衣裝束。狩衣是日本武家所獨創(chuàng),根據(jù)披肩與鎧甲發(fā)展而來,古時的狩衣是用麻布制作的,也稱作"布衣"。隨著使用階級的擴大,開始出現(xiàn)供公卿穿著的綾織材料,也出現(xiàn)了"有紋狩衣"、"無紋布衣"的稱呼。所以這種服飾既保持了武將作戰(zhàn)衣飾的硬朗英氣特點,又因質(zhì)地、色彩和剪裁的融合襯得著衣者清俊不凡。后來有無數(shù)模仿林青霞東方不敗形象的人,大多數(shù)穿出來也是俊美無雙,包括東方不敗電影系列里的王祖賢扮起東方不敗來,美貌甚至超越了林青霞。然而林青霞版東方不敗那種君臨天下、比直男還直的王者攻氣,卻始終沒有人能模仿一二。因此張叔平的造型只成就了東方不敗的俊美,不是林青霞偽男攻的主因。我想說,這造型,連我穿上去應(yīng)該都能玉樹臨風對月高歌一番吧嘿嘿。
前面提了一嘴,林青霞的長相帶著王者氣質(zhì)。三庭五觀那些理論我不是很懂,搜出林青霞東方不敗時期的照片反復(fù)看,樣子很攻,是那種對著女孩子想上就上的攻,現(xiàn)在流行的亦菲攻、唐嫣攻、劉濤攻等簡直不能比。在造型上,她們要么短發(fā)、要么古裝束發(fā);表情上要么酷臉,要么做邪懍狂拽,與林青霞大同小異。為啥出來的"攻"效不同,我開始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后來我試圖在百度搜索與東方不敗相關(guān)的詞語,搜到"王者"二字,出來一列的老虎圖片映入眼簾,腦中念頭一閃:看這老虎,大圓眼略上挑,下方留白多,粗眉斜飛,蛇膽鼻直直吊下,薄直硬朗的嘴型,還有窄方的美人溝下巴,這不就是林青霞的臉嗎?原來林青霞的王者氣是天生的鬼斧神雕,莫怪,同樣一個冷眼,別的美人做出來是俏,她卻硬生生帶著一股冷冷的壓迫感,想想一只老虎這么盯著你,能不背后冒汗嗎?
第三是眼神。據(jù)當時劇組介紹,為了還原東方教主的凌厲霸氣,專門邀請京劇名家、葉派傳人葉少蘭指導(dǎo)林青霞運用三種不同的眼神去表達情緒,重看電影,一一對應(yīng)上應(yīng)是"定眼"、"怒眼"、"情眼"等,在這部電影里東方不敗的特寫特別多,京劇中的定格眼神尤其適合在電影特寫鏡頭中展現(xiàn)。而且林青霞的眼神可塑性特別強,我發(fā)現(xiàn)小鹿眼、狐貍眼還有老虎眼這三種完全不同的類型,她都能完美詮釋。
后期cos或者重演東方不敗的人,在眼神演繹中,做"情眼"的往往露了女兒嬌態(tài),沒有了林青霞亦男亦女的中性誘惑。做"定眼"、"怒眼"、"狠眼"的往往穿透力做不到那么強,張馨予、baby這類沒找到感覺純扮靚的例子就不提了,女星中眼神力量感已經(jīng)比較強的陳喬恩版,就看這兩張"定眼"對比靜圖,喬恩仿佛下一秒就要流轉(zhuǎn)目光,而青霞能達到一眼千年的定力;唯一一個定力足的王祖賢,眼神多帶迷離,分散了力量感;張?zhí)鞇塾袔讉€疑似東方不敗的鏡頭,低頭冷視,力量感到位了,許是情境不對,味道差了幾分:在東方不敗電影人物情境里,東方不敗是武功獨步天下、一統(tǒng)江湖的人,如這種低頭冷視的姿態(tài)放到東方不敗身上,該是遇到了如何有威脅的敵人,這種情況幾乎是沒見過的,因為即便在面對全天下圍剿時他也只是仰天長笑啊。看林青霞版東方不敗低頭時嘴角含著淡定,仿佛在說"來啊,我吃定你了",再看天愛,她說的是"我很冷,我很厲害,別靠近我"。
起初我琢磨著林青霞能展現(xiàn)東方不敗這樣的氣場,本人性格上至少是帶著強勢的,也許她的東方不敗是性格上的本色演出。
后來讀她的自傳《窗里窗外》,覺得她性格里溫柔、感性的成分太多了。她在自傳中《東方不敗·甘苦談》里是這么描述的"唉,這是何苦,大姑娘家的,三更半夜混在一堆臭男人堆里扮男人,累得差點醒不過來",這就是一個嬌滴滴大小姐的語氣和心態(tài)啊,哪有半分東方教主的影子。還有回憶張國榮的那一段"有一次車程上他問我過得好不好,我沒說上兩句就大顆大顆淚珠往下滾",柔弱與感性撲面而來。
我只能說,因為林青霞自身外型符合人設(shè)再加上可塑性太強了,才能把東方不敗演繹得這么經(jīng)典到位。
后來的人想再模仿林青霞的東方不敗,難度很大,穿上同樣的服裝,刻上一樣的表情,還原不了林青霞的王者面相;即使表情和面相到位了,徐克導(dǎo)演鏡頭下的江湖已是滄海桑田不復(fù)尋,沒有江湖哪來的東方教主?
不止江湖變了,我們也在變。二十八年前,火起來的女攻也就青霞一個,二十八年后的今天,女攻一天一個,來一個火一個。這是女性骨子里的自信和能量在叫囂。林青霞的東方不敗再成功,充其量只是徐克導(dǎo)演鏡頭打造的人物。其實我們何須模仿。超越林青霞,做那個可以成就人物的徐克,做可以開疆辟壤的將帥,做自己夢想王國的王,莫管是女漢子還是女神,甩掉東方不敗的面具,無須短發(fā),不用西裝,攻,只是一種狀態(tài),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