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從來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區,便永遠不會進步?!犊桃饩毩暋?/p>
我曾經學過很多年的畫畫,在藝考之前的半年,在一個當地知名畫室進行集訓。那段時間進行了大量的練習,我們通常是從早上8點一直畫到晚上10點,老師就在旁邊轉悠,隨時指導,而且每畫完一幅畫,老師都會進行點評。
集訓期間,一個月的進步比我在家畫半年的進步都快,當時覺得好神奇!現在我知道,原因就是集訓進行的練習是“有目的的練習”。
介紹有目的的練習前,先說下天真的練習。
導師:為什么你每次測試,總是只有C的成績?
學生: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我昨天晚上都演奏了!
導師:你演奏了多少次?
學生:10次或者20次。
導師:你彈對了多少次?
學生:唔,我不知道......一次或兩次吧......
導師:哦......你是怎么練習的?
學生:我不知道,我只是埋頭彈!
這就是天真的練習:我只是埋頭干!所謂天真的練習,基本上只是反復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能靠那種反復,就能提高表現和水平。
但這種天真的練習,只能讓你到達“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動化。但是,在多“練習”幾年,也不會有什么進步,如果沒有刻意去提高,這些自動化的能力還會緩慢退化。這就是為什么在本行業干了20年的醫生、老師或司機并不會比只干了5年的人優秀的原因。
如果對這種練習不滿意,那我們該怎樣練習呢?我們應該進行“有目的的練習”。
有目的的練習,意味著比天真練習更有目的性,考慮更周全,而且更為專注。結合上面說的美術集訓經歷,來說下它具有的四個特點:
1、有目的的練習具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
定義明確的具體目標,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導你的練習。
美術集訓期間,我們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提高繪畫水平,通過藝考并取得高分。再針對自己目標的美術院校,分析結合每個學校不同的特點(每個學校偏愛的風格不同),制定有針對性的練習方案。
2、有目的的練習是專注的
想要取得進步,必須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務上。
在畫室,我們每天都進行大量專注的練習,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畫畫這件事兒上。老師要求我們每次都認真觀察再動筆,他說“認真的去觸摸它感受它理解它,確保你們畫出的每一筆都是必要的”
3、有目的的練習包含反饋
不論你在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饋來準確辨別你在那些方面還有不足,以及怎么會存在這些不足。
老師隨時都在我們身邊,對我們的畫(練習)及時反饋。畫的過程中進行指導,每張畫結束后都會集體點評。這樣的反饋讓我們可以清楚的辨別每次練習的進步與不足,為下次的練習做指導。
4、有目的的練習需要走出舒適區
對于任何類型的練習,這是一條基本的真理:如果你從來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區,便永遠不會進步。
進行過專業美術訓練的人都都有過這樣的體會:你的畫畫水平每到達一定的階段(可接受水平)都會停滯一段時間。每當這個時候,老師便會不斷加大難度,提出新的要求,迫使我們走出舒適區。
有目的的練習帶來飛速的精進,它可以運用到任何領域的學習中!了解完有目的的練習的四個特點,再重新審視下我們的學習或工作,有哪些還依然在進行著低效的天真練習呢?趕快行動吧!